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肥大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曹莉, 李维, 邓凡
    2013, 40 (7):  483-485. 
    摘要 ( 574 )   PDF(756KB) ( 1557 )  
    肥大细胞(MC)是起源于骨髓,定居于组织的重要功能的免疫细胞。肿瘤可以通过干细胞因子(SCF)及其在肥大细胞上的受体c-kit来介导对MC的募集。新生血管为肿瘤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氧气,为肿瘤生长所必需。MC在肿瘤部位的数量和分布与肿瘤的生长、血管新生密切相关。MC可以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介导血管新生,促进肿瘤的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张百红, 岳红云
    2013, 40 (7):  486-488. 
    摘要 ( 774 )   PDF(680KB) ( 2413 )  
    Ι线粒体作为半自主的细胞器,容易受到外界因子的损伤。线粒体功能改变,如氧化磷酸化损伤、能量代谢异常、抑制凋亡、自噬障碍、促进免疫逃避和信号通路改变,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调变线粒体功能可能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与肿瘤
    杨明妍, 梁华晟
    2013, 40 (7):  489-491. 
    摘要 ( 656 )   PDF(682KB) ( 1591 )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和多器官的生长发育,在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和高钙血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PTHrP可以由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上腺髓质素对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支力强, 郭池华, 马巍
    2013, 40 (7):  491-493. 
    摘要 ( 496 )   PDF(683KB) ( 1544 )  
    肾上腺髓质素(ADM)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预后、转移与否等均有密切联系。ADM对不同类型的细胞,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影响细胞的迁移,并产生不同的效应。为预防或延缓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药耐药基因及相关耐药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邵松军, 张湘宁, 黄培春
    2013, 40 (7):  494-497. 
    摘要 ( 527 )   PDF(687KB) ( 1751 )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多药耐药(MDR)一直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肿瘤细胞中MDRl基因的扩增及其相关耐药蛋白的过度表达,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路的信号转导相关机制的改变等,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研究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于丹丹, 伍钢, 刘红利
    2013, 40 (7):  497-500. 
    摘要 ( 654 )   PDF(691KB) ( 1445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介导的可逆性组蛋白乙酰化对一系列生理进程及恶性肿瘤的调控产生重要影响。由于HDAC抑制剂(HDACi)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作用极小,使其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HDACi中如伏立诺他(vorinostatt)及罗米地辛(romidepsin)及已经被FDA批准用于进展期、复发难治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对HDAC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其深入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胖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刘明月, 臧福才, 唐伟
    2013, 40 (7):  501-503. 
    摘要 ( 539 )   PDF(682KB) ( 1966 )  
    nul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吴玉立, 吕超, 郑铎, 吴硕东
    2013, 40 (7):  503-506. 
    摘要 ( 1019 )   PDF(691KB) ( 1714 )  
    结直肠癌目前常规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但有高血压、神经毒性、胃肠道出血和穿孔等不良反应产生。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此联合方案对整体生存时间、肿瘤应答率和生存质量进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大样本RCT或Meta分析来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ntrabeam应用现状及进展  
    李磊, 汪延明
    2013, 40 (7):  506-509. 
    摘要 ( 560 )   PDF(692KB) ( 1550 )  
    Intrabeam是近几年来一种新兴起的术中放疗技术,具有定位精确、体积较小、移动方便、防护要求较低等独特的优势,目前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直肠癌、肺癌、骨转移瘤等恶性肿瘤。Intrabeam作为一种新的术中放疗方式,有望为治疗临床各种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蔚冰, 徐绮腻
    2013, 40 (7):  509-511. 
    摘要 ( 677 )   PDF(683KB) ( 1850 )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系统治疗手段,但原发性与继发性耐药是当前内分泌治疗的难题。雌激素受体通路与其他受体通路的交互效应是耐药机制之一。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分子通路的临床研究在逆转内分泌耐药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癌靶向基因的研究及价值
    郭雨平, 汪得喜
    2013, 40 (7):  512-515. 
    摘要 ( 687 )   PDF(689KB) ( 1568 )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众多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突变有密切关系。近期国内外肺癌的相关基因研究显示,COPS3基因的表达在刺激肺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共存,GA733基因与肺癌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同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高迁移率蛋白家族、类清道夫受体成员5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肺癌的治疗需要多基因联合治疗和基因治疗联合常规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蛋白偶联受体C型家族5A与肺癌?
    金儿, 马胜林
    2013, 40 (7):  515-516. 
    摘要 ( 568 )   PDF(675KB) ( 1264 )  
    G蛋白偶联受体C型家族5A(GPRC5A)是由维甲酸诱导的基因,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在肺癌中的表达远低与癌旁正常组织,该基因敲除小鼠导致肺癌的发生,因此被证明是肺癌的抑癌基因,有望成为肺癌诊断的新的标记物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肺癌中的作用研究
    付凤莲, 蒋永新
    2013, 40 (7):  517-520. 
    摘要 ( 679 )   PDF(692KB) ( 1419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调节糖和脂肪代谢,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袭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人类肺癌组织和多种肺癌细胞株中均有PPARγ表达,且经其配体活化后能显著地干预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的进展和演变。但近来也有资料表明激活PPARγ导致促癌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肿瘤细胞与肺癌
    龚磊, 范云
    2013, 40 (7):  520-522. 
    摘要 ( 749 )   PDF(684KB) ( 1437 )  
    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肿瘤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CTC检测有助于指导肿瘤治疗,为判断预后、预测疗效提供可靠依据。CTC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CTC数量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放疗疗效及预后有关。小细胞肺癌中CTC检出率和数量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与其分期及化疗疗效有关。CTC有望用于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可用CTC来动态了解肺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耐药肿瘤细胞的出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技术的应用研究及第七版肺癌分期的解析
    蔡文科, 石云
    2013, 40 (7):  523-526. 
    摘要 ( 593 )   PDF(687KB) ( 1636 )  
    nul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张贝贝, 宋正波, 张沂平*
    2013, 40 (7):  526-52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3.07.016
    摘要 ( 667 )   PDF(690KB) ( 1409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EGFR突变肺癌患者表现出很好的疗效,对于EGFR野生型肺癌患者化疗药物是首选,EGFR-TKI和化疗药物联合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而在临床研究方面与其两药联合的时序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侧群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新思路
    郭晨旭, 钱军
    2013, 40 (7):  529-532. 
    摘要 ( 532 )   PDF(690KB) ( 1496 )  
    以肿瘤干细胞(CSC)理论为基础,人们一直在探索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胃癌侧群细胞(SP)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从胃癌侧群细胞出发,基于肿瘤干细胞理论,探讨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鉴定、预后以及胃癌的治疗道路寻找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李滨如, 黎功
    2013, 40 (7):  532-536. 
    摘要 ( 516 )   PDF(700KB) ( 1337 )  
    放疗和介入是目前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各自适应症的限制影响其有效率。放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与肾癌
    马旭怡, 徐海燕, 何小舟, 张学光
    2013, 40 (7):  536-539. 
    摘要 ( 534 )   PDF(691KB) ( 1566 )  
    微小RNA(miRNA)是进化保守的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的3,-非编码区互补结合介导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参与调节个体发育、细胞分裂、分化、凋亡、脂肪代谢等多种生物进程。miRNA参与包括肾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在浸润性宫颈癌中应用现况
    王晓丽, 赵卫东
    2013, 40 (7):  539-542. 
    摘要 ( 607 )   PDF(690KB) ( 1490 )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T)被誉为宫颈癌治疗在21世纪手术发展的标志,给渴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带了希望。手术范围包括RT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方式包括阴式及腹式,疗效及可行性与标准的治疗方法相近,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乏氧及Notch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斑斑, 郭冬梅, 滕清良
    2013, 40 (7):  542-546. 
    摘要 ( 740 )   PDF(699KB) ( 1528 )  
    多发性骨髓瘤(MM)存在明显的骨髓乏氧微环境,骨髓高表达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其与预后不良相关。Notch信号通路是造血微环境中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和耐药有关。新近研究显示乏氧与Notch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存在密切联系。乏氧微环境、HIF-1α及Notch相关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为开拓MM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转移生化代谢指标研究进展
    孙姗姗, 高文仓
    2013, 40 (7):  546-548. 
    摘要 ( 481 )   PDF(682KB) ( 1593 )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骨吸收或骨生成过程中释放到血液中一些终末产物,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对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于影像学检查更适合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在评估预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应用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监测疗效及评估预后在临床中的价值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期间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疗效观察
    王萍, 陶磊, 王大荣, 杨志勇, 刘静, 姬生威
    2013, 40 (7):  549-551. 
    摘要 ( 885 )   PDF(684KB) ( 1481 )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症相关性乏力(CRF)中的作用。  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有乏力症状的80例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均采取同步放化疗后序贯3周期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分为两组,一组40例在治疗同时静脉滴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组),另一组40例仅常规治疗(对照组);依据简明乏力评估量表(BFI)于治疗前(基线值)、治疗第8周、第20周做乏力问卷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乏力程度的变化及Ⅲ~Ⅳ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第8周时,两组CRF无明显差异(?2=1.758,P =0.32),治疗第20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CRF;治疗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8.12,P=0.005)。  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可以改善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CRF程度,并能有效降低Ⅲ~Ⅳ度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2=6.144,P=0.03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生成素-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关铁军, 杨玉波, 王斌, 陈峰, 刘峰, 王晓明, 华南, 周平, 闫光志, 吕牮, 王帅, 郝彦勇
    2013, 40 (7):  552-556. 
    摘要 ( 548 )   PDF(787KB) ( 1282 )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及其在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对随访的6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g-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病理因子、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Ang-2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Ang-2表达率为70%;Ang-2表达与病理因子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X2=5.424,P=0.025);Ang-2高表达中低分化比例高(6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33.3%、16.7%和89.6%、50.0%、27.1%。高表达患者无瘤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X2=6.477,P=0.021)。结论 Ang-2表达多寡与HCC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与病理因子无关;Ang-2高表达者生存期低。Ang-2是肝癌切除术后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46例鼻咽癌患者治疗疗效及晚期反应分析
    姬磊, 周菊英, 徐晓婷, 秦颂兵
    2013, 40 (7):  556-560. 
    摘要 ( 565 )   PDF(1040KB) ( 1189 )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疗效﹑晚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246例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患者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M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法进行生存率组间比较,COX回归分析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远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率为94.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97%、81.82%、67.85%;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33%、70.00%、39.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鼻咽癌治疗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χ2=6.604,P=0.010)、T分期(χ2=3.670,P=0.050)、N分期(χ2=19.658,P=0.001)、临床分期(χ2=4.626,P=0.03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鼻咽癌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子为年龄和临床分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康复时间是影响鼻咽癌患者晚期反应的因子。结论 年龄小、临床分期早的患者是鼻咽癌综合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年龄小、康复时间长的患者晚期反应发生率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