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08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52卷第10期封面和目录
    2025, 52 (10):  0-0. 
    摘要 ( 19 )   PDF(1845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成人胶质瘤早期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代玉娟, 陈羡英, 黄巍, 陈大朝
    2025, 52 (10):  609-61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312-00104
    摘要 ( 41 )   HTML ( 5 )   PDF(855KB) ( 19 )  

    目的 探讨成人胶质瘤发生早期死亡(3个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228例成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3个月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累及范围、神经功能受损、肿瘤最大径、化疗、放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脑疝(χ2=20.74,P<0.001)、入院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70分(χ2=26.66,P<0.001)、肿瘤分级Ⅲ~Ⅳ级(χ2=28.70,P<0.001)、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χ2=10.25,P=0.001)、IDH野生型(χ2=6.18,P=0.013)、肿瘤未全切除(χ2=10.37,P=0.001)比例高于存活组。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19.78,95%CI为5.33~73.41,P<0.001)、入院KPS评分≤70分(OR=19.64,95%CI为5.54~69.59,P<0.001)、肿瘤分级Ⅲ~Ⅳ级(OR=9.40,95%CI为3.02~29.27,P<0.001)、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OR=4.28,95%CI为1.18~15.54,P=0.027)、肿瘤未全切除(OR=9.50,95%CI为2.72~33.23,P<0.001)是胶质瘤患者发生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胶质瘤患者早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18.04+2.96×脑疝(有=1、无=0)+2.98×入院KPS评分(≤70分=1、>70分=0)+2.24×肿瘤分级(Ⅲ~Ⅳ=1、Ⅰ~Ⅱ=0)+1.45×MGMT启动子甲基化(否=1、是=0)+2.25×肿瘤全切除(否=1、是=0)。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对胶质瘤患者早期死亡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20,95%CI为0.868~0.972,敏感性为0.842,特异性为0.906。 结论 脑疝、入院KPS评分≤70分、肿瘤分级Ⅲ~Ⅳ级、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肿瘤未全切除是成人胶质瘤患者发生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来瑞鹤, 盛丹丹, 何健, 丁重阳, 耿羽智
    2025, 52 (10):  614-62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41115-00105
    摘要 ( 16 )   HTML ( 5 )   PDF(991KB) ( 1 )  

    目的 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代谢参数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预后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6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以不同标准化摄取值(SUV)为阈值,采用LIFEx软件计算患者的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线性回归斜率、累积SUV体积直方图曲线下面积(AUC-CSH)及变异系数(CV)。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临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MTV40%HR=2.91,95%CI为1.55~5.47,P=0.001)、MTV60%HR=2.31,95%CI为1.29~4.17,P=0.005)、TLG40%HR=2.07,95%CI为1.19~3.60,P=0.010)、线性回归斜率(HR=0.45,95%CI为0.26~0.79,P=0.005)及CV40%HR=0.27,95%CI为0.08~0.84,P=0.024)均是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MTV40%HR=1.98,95%CI为1.22~3.22,P=0.005)、MTV60%HR=1.80,95%CI为1.12~2.88,P=0.015)、MTV80%HR=1.71,95%CI为1.08~2.74,P=0.024)、TLG40%HR=3.68,95%CI为1.59~8.49,P=0.002)、线性回归斜率(HR=0.49,95%CI为0.30~0.80,P=0.004)及AUC-CSH80%HR=0.44,95%CI为0.23~0.84,P=0.013)均是SCLC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MTV40%HR=4.76,95%CI为1.11~20.50,P=0.036)是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40%HR=3.19,95%CI为1.02~9.92,P=0.046)是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TV40%预测SCLC患者PFS的最佳临界值为5.5 cm3,TLG40%预测SCLC患者OS的最佳临界值为41.5 g。生存分析表明,MTV40%≤5.5 cm3患者(n=33)的中位PFS未达到,MTV40%>5.5 cm3患者(n=123)的中位PFS为1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09,P=0.001)。TLG40%≤41.5 g患者(n=35)的中位OS未达到,TLG40%>41.5 g患者(n=121)的中位OS为3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0.55,P=0.001)。 结论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40%是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40%是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或可作为评估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弥散加权成像直方图参数对早期直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吉盛超, 金晓凤, 叶黛西, 陆泽华, 宣璐璐, 耿承军
    2025, 52 (10):  621-627.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123-00106
    摘要 ( 28 )   HTML ( 5 )   PDF(1856KB) ( 9 )  

    目的 探究术前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参数对早期直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4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就诊的早期直肠癌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分为黏膜内癌组(n=102)和黏膜下癌组(n=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放射科医师提取DWI直方图参数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组参数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肿瘤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浸润深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对肿瘤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 结果 黏膜内癌组与黏膜下癌组患者的年龄(t=8.15,P<0.001)、肿瘤最大径(χ2=29.29,P<0.001)、内镜分型(χ2=20.96,P<0.001)、组织分型(χ2=24.93,P<0.001)和分化程度(χ2=73.3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WI直方图参数中均值,方差,偏度,峰度,第1、10、50、90、99百分位数一致性良好(均ICC>0.75)。黏膜内癌组与黏膜下癌组DWI直方图参数中均值(t=5.69,P<0.001)、方差(t=9.75,P<0.001)、偏度(t=10.88,P<0.001)、峰度(t=10.06,P<0.001)、第1百分位数(t=3.43,P<0.001)、第10百分位数(t=3.59,P<0.001)、第50百分位数(t=9.97,P<0.001)、第90百分位数(t=4.63,P<0.001)、第99百分位数(t=2.44,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DWI直方图参数中均值[曲线下面积(AUC)=0.77]、方差(AUC=0.88)、偏度(AUC=0.88)、峰度(AUC=0.78)、第50百分位数(AUC=0.86)、第90百分位数(AUC=0.82)对黏膜下癌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9.98,95%CI为1.10~90.70,P=0.041)、肿瘤最大径(OR=7.36,95%CI为1.08~50.23,P=0.042)、分化程度(OR=19.88,95%CI为1.21~327.92,P=0.037)、方差(OR=16.24,95%CI为2.26~116.68,P=0.006)、偏度(OR=21.13,95%CI为2.80~59.61,P=0.003)、第1百分位数(OR=9.78,95%CI为1.17~81.76,P=0.035)均是早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为logit(P)=1.51+2.30×年龄+2.00×肿瘤最大径+2.99×分化程度+2.79×方差+3.05×偏度+2.28×第1百分位数。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判断早期直肠癌患者发生黏膜下癌的AUC为0.97(95%CI为0.95~0.99),敏感性为0.95,特异性为0.88。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理想(P=0.823)。 结论 年龄、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方差、偏度、第1百分位数均是早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早期直肠癌患者发生黏膜下癌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FDG PET/CT鉴别回盲部原发性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结肠癌的价值
    陈桥梁, 梁迪, 陈静, 何健
    2025, 52 (10):  628-63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331-00107
    摘要 ( 21 )   HTML ( 2 )   PDF(1218KB) ( 4 )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回盲部原发性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IDLBCL)与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42例回盲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IDLBCL 17例、结肠癌 25例。比较回盲部PIDLBCL和结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及18F-FDG PET/CT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诊断回盲部PIDLBCL和结肠癌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独立影响因素的诊断效能。 结果 回盲部PIDLBCL与结肠癌患者间肿瘤长径(Z=-2.63,P=0.009)、最大厚度(Z=-3.26,P=0.001)、累及回肠(χ2=6.04,P=0.014)、肠腔扩张(χ2=10.38,P=0.001)、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Z=-3.73,P<0.001)、SUVmeanZ=-3.40,P<0.001)、肿瘤代谢体积(Z=-2.37,P=0.018)和病灶糖酵解总量(Z=-2.93,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OR=1.16,95%CI为1.04~1.31,P=0.011)和肠腔扩张(OR=6.64,95%CI为1.13~39.10,P=0.036)均是鉴别诊断回盲部PIDLBCL与结肠癌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和肠腔扩张鉴别诊断回盲部PIDLBCL和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CI为0.70~0.94)、0.73(95%CI为0.58~0.86),SUVmax的最佳临界值为19.14,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88.0%,肠腔扩张的敏感性为58.8%,特异性为88.0%。 结论 18F-FDG PET/CT可用于回盲部PIDLBCL与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其中SUVmax和肠腔扩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微RNA调节癌症恶病质肌萎缩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樊羽羽, 贾军梅
    2025, 52 (10):  633-63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41108-00108
    摘要 ( 26 )   HTML ( 5 )   PDF(737KB) ( 8 )  

    癌症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可以导致骨骼肌质量显著下降。微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RNA,与癌症恶病质肌萎缩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NA通过调控各种信号通路,在癌症恶病质肌萎缩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介导癌症恶病质肌萎缩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系统探讨miRNA在癌症恶病质肌萎缩中的作用,可为癌症恶病质肌萎缩患者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核感染研究进展
    刘洵祺, 安江宏
    2025, 52 (10):  637-64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41030-00109
    摘要 ( 13 )   HTML ( 2 )   PDF(778KB) ( 4 )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代表,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ICI治疗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给临床管理带来挑战,尤其是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潜伏感染再激活引起广泛关注。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及宿主-病原体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和管理这些不良反应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PD-L1检测及临床应用
    宋紫嫣, 张文静, 王振丹, 赵治昆, 马莹, 李胜
    2025, 52 (10):  641-64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312-00110
    摘要 ( 18 )   HTML ( 2 )   PDF(790KB) ( 6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癌症新发病例的10.54%,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免疫治疗在NSCLC患者中存在显著个体疗效差异,因此需寻找准确的检测指标以筛选适用人群、进行疗效监测并辅助判断预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作为一种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和多种免疫细胞膜上的免疫抑制分子,可作为“伴随诊断”或“补充诊断”指导转移性NSCLC患者临床用药。由于组织PD-L1检测属于有创检查且其可靠性存在争议,因此通过循环肿瘤细胞等液体活检方式评估PD-L1表达将在NSCLC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子放疗剂量学特点
    头颈部肿瘤3例质子放疗剂量学特点研究
    李伟杰, 戴天缘, 胡漫, 吴仕章, 李成强, 陶城, 段敬豪, 陈进琥, 白曈, 魏国辉, 朱健
    2025, 52 (10):  646-65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217-00111
    摘要 ( 15 )   HTML ( 4 )   PDF(3495KB) ( 0 )  

    目的 探索质子调强放疗(IMPT)和光子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应用于典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剂量学特点。 方法 以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鼻咽癌、腮腺癌和喉癌患者各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靶区和危及器官限值的临床处方要求制定IMPT和VMAT计划。评估3例患者两种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梯度指数(GI),并评估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 结果 鼻咽癌、腮腺癌和喉癌患者IMPT计划的CI分别为0.70、0.72和0.67,HI分别为0.11、0.08和0.08,GI分别为3.08、2.49和3.75;VMAT计划的CI分别为0.77、0.82和0.91,HI分别为0.12、0.10和0.04,GI分别为3.67、2.63和3.45。IMPT计划的CI略低于VMAT计划,IMPT计划的HI与VMAT计划相当,鼻咽癌和腮腺癌患者IMPT计划的GI低于VMAT计划,喉癌患者IMPT计划的GI高于VMAT计划,且均在临床接受范围。IMPT计划在鼻咽癌、腮腺癌和喉癌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优势:对于鼻咽癌患者,IMPT计划的左、右晶体Dmax比VMAT分别降低了54.1%和50.4%,口腔和喉头的Dmean分别降低了40.5%和49.6%。对于腮腺癌患者,IMPT的脑干和脊髓Dmax比VMAT分别降低了66.2%和40.5%。对于喉癌患者,IMPT的脊髓Dmax比VMAT降低了77.0%,而甲状软骨Dmean比VMAT增加了8.0%。对于患者体内的额外剂量,以患者体内10%、30%和50%的处方剂量区域所占的绝对体积为例,鼻咽癌患者IMPT比VMAT计划分别降低了29.7%、29.6%和34.9%,腮腺癌患者IMPT比VMAT计划分别降低了61.0%、39.7%和17.4%,喉癌患者IMPT比VMAT计划分别降低了63.9%、31.7%和4.1%。 结论 相比VMAT计划,IMPT计划可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靶区附近大部分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但对于紧邻靶区的串型器官,其剂量可能更高,需要引起关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癌3例质子放疗剂量学特点分析
    陶城, 范秉杰, 李成强, 吴仕章, 段敬豪, 戴天缘, 白曈, 陈进琥, 朱健
    2025, 52 (10):  653-65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217-00112
    摘要 ( 15 )   HTML ( 7 )   PDF(4992KB) ( 2 )  

    目的 探讨质子调强放疗(IMP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应用于肺癌的剂量学特点。 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例肺癌(中央偏下型、中央型和周围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靶区解剖结构位置和危及器官限值的要求,分别设计IMPT和IMRT两种放疗计划。评估3例患者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通过评估体内10%、30%和50%处方剂量区域的体积比较患者体内额外的剂量沉积。 结果 3例肺癌患者IMPT计划的CI值(分别为0.61、0.57和0.34)、HI值(分别为0.07、0.06和0.06)、GI值(分别为2.84、2.47和4.56)均小于IMRT计划(CI分别为0.80、0.60和0.79;HI值分别为0.09、0.15和0.09;GI值分别为4.91、3.09和4.99)。与IMRT计划比较,IMPT计划患侧肺的低剂量区明显减少(IMPT计划V5分别为20.59%、46.29%、10.94%;IMRT计划V5分别为48.91%、60.63%、19.92%),但高剂量区相对IMRT并没有优势(IMPT计划V20分别为12.88%、34.75%、5.21%;IMRT计划V20分别为21.70%、36.50%、5.31%);健侧肺和心脏的受量均有显著降低[IMPT计划健侧肺Dmean分别为0.08、0.04、0.00 Gy(RBE),IMRT计划分别为3.25、1.18、0.55 Gy;IMPT计划的心脏Dmean分别为6.23、7.04、0.00 Gy(RBE),IMRT计划分别为18.33、10.27、0.08 Gy]。3例患者体内10%的处方剂量区域所占的体积,IMPT计划比IMRT计划分别减少了65.94%、25.57%和72.47%;体内30%的处方剂量区域所占的体积,IMPT计划相对于IMRT计划分别减少了54.97%、26.47%、39.04%;体内50%处方剂量区域所占的体积,IMPT计划相对于IMRT计划分别减少了54.49%、30.43%、28.89%。 结论 IMPT计划在保证肺癌靶区覆盖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患侧肺V5、健侧肺Dmean和心脏Dmean;但对于患侧肺V20,IMPT计划并未表现出比IMRT计划更有优势;IMPT计划可以减少患者体内额外受照体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4例质子治疗的剂量学特点分析
    陈进琥, 戴天缘, 孙洪福, 吴仕章, 李成强, 陶城, 段敬豪, 白曈, 朱健
    2025, 52 (10):  659-66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217-00113
    摘要 ( 16 )   HTML ( 7 )   PDF(6090KB) ( 4 )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质子放疗计划与光子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 方法 以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需行放疗的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靶区分别为颈段、胸中段及全段食管,以及涉及的淋巴引流区。根据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限值的要求,分别设计质子调强放疗(IMPT)和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两种放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通过评估体内10%、30%和50%的剂量体积比较患者体内额外的剂量沉积。 结果 4例患者IMPT计划的HI(0.12、0.10、0.06和0.08)、GI(3.11、3.21、2.43和2.72)、CI(0.59、0.60、0.77和0.72)均小于IMRT计划(HI分别为0.15、0.13、0.10和0.11,GI分别为4.52、5.14、3.09和3.92,CI分别为0.81、0.77、0.91和0.85)。与IMRT计划相比,4例患者IMPT计划的全肺受量指标中,V5分别下降34.1%、55.0%、79.7%和60.3%;V20分别下降48.3%、43.9%、65.8%和40.8%,Dmean分别下降43.4%、57.2%、76.2%和45.4%;心脏V30分别下降36.2%、45.3%、40.1%和52.4%,Dmean分别下降96.6%、57.9%、58.5%和55.3%。对于胸中下段靶区,肝脏在IMPT计划中得到明显保护(Dmean较IMRT计划下降76.0%)。患者体内额外剂量沉积方面,IMPT计划中10%剂量体积减少了45.0%~61.4%;30%剂量体积减少了41.2%~61.8%;50%剂量体积减少了34.8%~61.6%。 结论 通过比较4例食管癌的IMPT和IMRT计划相关剂量学参数,IMPT计划在降低肺组织、心脏以及肝脏器官的剂量方面具有优势,并能够减少患者体内额外剂量沉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以多发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子宫内膜癌合并Trousseau综合征1例
    徐枫, 韩琳, 穆富玉, 刘启萌, 李爱华
    2025, 52 (10):  666-66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123-00114
    摘要 ( 23 )   HTML ( 2 )   PDF(1980KB) ( 5 )  

    以多发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子宫内膜癌合并Trousseau综合征极为罕见,文献报道较少,且其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较难诊断。现报道1例以多发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子宫内膜癌合并Trousseau综合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癌罕见胸壁转移1例
    刘倩, 张悦宁, 张云, 韦志永, 张金岭
    2025, 52 (10):  670-67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50123-00115
    摘要 ( 23 )   HTML ( 2 )   PDF(1367KB) ( 10 )  

    卵巢癌晚期常见腹膜扩散、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而胸壁转移罕见。现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癌初次治疗达完全缓解,11年后发生胸壁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期对卵巢癌特殊部位转移的诊疗和认知提供帮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