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miR-20a-5p靶向KDM6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李炳亮, 杨娅, 黄英丽, 司文, 李兴伟, 张元民, 卞继超, 陈语
    2021, 48 (2):  65-7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105-00013
    摘要 ( 429 )   HTML ( 29 )   PDF(37170KB) ( 157 )  

    目的 探讨miR-20a-5p、赖氨酸脱甲基酶6B(KDM6B)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miR-20a-5p靶向KDM6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标本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miR-20a-5p及KDM6B mRNA表达水平。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miR-20a-5p mimic组和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miR-20a-5p+KDM6B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20a-5p和KDM6B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DM6B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和miR-20a-5p+KDM6B组,每组各5只,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能力。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miR-20a-5p mRNA相对表达量为0.55±0.27,癌旁组织为1.22±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1,P<0.001);骨肉瘤组织中KDM6B mRNA相对表达量为1.66±0.19,癌旁组织为1.0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19,P<0.001)。转染miR-20a-5p后,KDM6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随miR-20a-5p表达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转染miR-20a-5p 48 h后,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miR-20a-5p mimic组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0.83±0.04、0.81±0.03、0.52±0.01(F=89.655,P<0.001),与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相比,miR-20a-5p mimic组均受到明显抑制(均P<0.001);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miR-20a-5p+KDM6B组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0.83±0.05、0.52±0.01、0.67±0.05(F=43.919,P<0.001),与NC+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空载体组受到明显抑制(P<0.001),与miR-20a-5p+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KDM6B组显著增强(P<0.001)。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miR-20a-5p mimic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32.51±2.73)%、(30.26±3.22)%、(13.52±1.77)%(F=46.314,P<0.001),与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相比,miR-20a-5p mimic组均显著降低(均P<0.001);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miR-20a-5p+KDM6B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31.34±3.11)%、(12.15±1.64)%、(28.93±2.89)%(F=47.511,P<0.001),与NC+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空载体组显著降低(P<0.001),与miR-20a-5p+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KDM6B组显著增强(P=0.001)。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miR-20a-5p mimic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14±16、108±11和42±6(F=36.282,P<0.001),与空白对照组、mimic NC组相比,miR-20a-5p mimic组均显著减少(均P<0.001);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miR-20a-5p+KDM6B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3±11、39±4、139±12(F=112.120,P<0.001),与NC+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空载体组显著减少(P<0.001),与miR-20a-5p+空载体组相比,miR-20a-5p+KDM6B组显著增多(P<0.001)。NC+空载体组、miR-20a-5p+空载体组、miR-20a-5p+KDM6B组小鼠第21天肿瘤体积分别为(1 667.50±250.40)mm3、(129.20±21.00)mm3、(775.41±77.51)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651,P<0.001);3组小鼠肿瘤重量分别为(1.35±0.18)g、(0.12±0.01)g、(0.61±0.03)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4.191,P<0.001)。结论 miR-20a-5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KDM6B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miR-20a-5p可能通过靶向降低KDM6B的表达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生长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前血浆EB病毒DNA载量和不同治疗方式对Ⅲ期鼻咽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朱雷, 黄剑波
    2021, 48 (2):  74-7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5-00014
    摘要 ( 516 )   HTML ( 9 )   PDF(3898KB) ( 178 )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浆不同EB病毒(EBV)DNA载量和诱导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Ⅲ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以治疗前EBV DNA载量1 000拷贝/ml为界,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EBV DNA≥1 000拷贝/ml,n=53)和低病毒载量组(EBV DNA<1 000拷贝/ml,n=125),其中高病毒载量组1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低病毒载量组30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诱导化疗+放疗组(n=105)和同步放化疗组(n=73)。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复发率、5年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结果 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复发34例,占19.10%;死亡29例,占16.29%。诱导化疗+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1)。高病毒载量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33.96%(18/53),低病毒载量组为12.80%(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P<0.01)。高病毒载量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复发率[(9.43%(5/53) vs. 1.60%(2/125),χ2=4.15,P=0.04]、远处转移率[18.87%(10/53) vs. 5.60%(7/125),χ2=7.59,P=0.01]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14%(18/105),同步放化疗组为21.91%(1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43)。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5年OS率、DFS率、LRFS率和DMFS率分别为84.68%、72.80%、79.68%和79.54%。高病毒载量组患者5年OS率(79.25% vs. 92.80%,χ2=6.86,P<0.01)、DFS率(73.58% vs. 88.00%,χ2=5.67,P=0.01)、LRFS率(73.21% vs. 89.24%,χ2=8.32,P<0.01)、DMFS率(65.24% vs. 78.00%,χ2=4.15,P=0.02)均明显低于低病毒载量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5年OS率(89.52% vs. 87.67%,χ2=0.15,P=0.70)、DFS率(84.76% vs. 82.19%,χ2=0.21,P=0.65)、LRFS率(80.38% vs. 79.84%,χ2=0.00,P=1.00)和DMFS率(79.52% vs. 81.78%,χ2=0.05,P=0.83)与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例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7.49%)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高病毒载量组中,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4.13%)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3)。结论 诱导化疗+放疗能达到与同步放化疗相同的疗效。高病毒载量与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生存率相关,对于这些高病毒载量患者需要加强治疗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下咽癌的生存及安全性评价
    程翠, 孙利, 蔡丰, 江浩, 孙谦
    2021, 48 (2):  80-8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923-00015
    摘要 ( 746 )   HTML ( 14 )   PDF(3928KB) ( 264 )  

    目的 比较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放化疗与放化疗治疗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的78例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化疗组(n=27)和放化疗组(n=51)。中位随访时间为46(20~84)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局部控制率(LCR),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截至2020年7月31日,78例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51例,其中局部复发6例、远处转移11例、其他原因34例(包括大出血15例、恶病质15例、其他疾病4例);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死亡12例,占手术联合放化疗组的44.44%;放化疗组死亡39例,占放化疗组的76.47%。78例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57.7%、36.3%、27.2%,1、2、3年PFS率分别为49.5%、38.7%和32.6%,1、2、3年LCR分别为53.4%、40.0%、34.2%。其中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74.1%、50.1%、44.6%,放化疗组分别为49.0%、29.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P=0.023);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2、3年PFS率分别为62.1%、54.3%、44.4%,放化疗组分别为43.1%、30.6%、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2,P=0.073);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2、3年LCR分别为69.8%、54.3%、44.4%,放化疗组分别为45.1%、32.9%、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6,P=0.0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χ2=7.140,P=0.008)、N分期(χ2=4.493,P=0.034)、治疗方式(χ2=5.142,P=0.023)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T分期(χ2=5.807,P=0.016)和N分期(χ2=6.587,P=0.010)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HR=2.121,95%CI为1.142~3.938,P=0.017)、N分期(HR=2.088,95%CI为1.144~3.811,P=0.016)、治疗方式(HR=0.430,95%CI为0.226~0.815,P=0.010)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T分期(HR=1.884,95%CI为1.011~3.510,P=0.046)、N分期(HR=1.904,95%CI为1.058~3.429,P=0.032)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期间手术联合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患者放射性咽炎[7.41%(2/27) vs. 39.22%(20/51),χ2=8.821,P=0.003]和放射性皮炎[3.70%(1/27) vs. 29.41%(15/51),χ=7.156,P=0.007]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11.11%(3/27) vs. 17.65%(9/51),χ2=0.186,P=0.666]、骨髓抑制[37.04%(10/27) vs. 50.98%(26/51),χ2=1.381,P=0.240]、咽部感染[11.11%(3/27) vs. 5.88%(3/51),χ2=0.143,P=0.706]及气管瘘[7.41%(2/27) vs. 0(0/51),P=0.117]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1、3、5年OS率高于放化疗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肿瘤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T分期、N分期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对预后的影响
    郭信伟, 张晗, 冀胜军, 周绍兵, 周菊英, 刘阳晨, 高飞
    2021, 48 (2):  86-91.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923-00016
    摘要 ( 530 )   HTML ( 7 )   PDF(4194KB) ( 165 )  

    目的 探索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5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76例患者术后无辅助治疗、77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或放化疗,根据美国胸科协会淋巴结分组标准和患者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将患者分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n=68)、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组(1~2个淋巴结区域转移,n=54)和多区域淋巴结转移组(≥3个淋巴结区域转移,n=31)。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53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37.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7.4%、51.0%和30.7%。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46.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7.1%、58.8%、39.7%;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39.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4.4%、55.6%、35.2%;多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26.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8.1%、25.8%、3.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57,P<0.001)。在76例术后无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94.7%、50.0%、34.2%,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0.9%、36.4%、9.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7.4%、1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1,P=0.017)。在77例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97.7%、66.7%、46.7%,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6.9%、68.8%、53.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3.3%、26.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3,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534,95%CI为1.041~2.260,P=0.030)、T分期(HR=1.757,95%CI为1.197~2.579,P=0.004)、N分期(HR=1.548,95%CI为1.043~2.297,P=0.030)、TNM分期(HR=1.392,95%CI为1.114~2.459,P=0.015)、辅助治疗(HR=0.545,95%CI为0.370~0.803,P=0.002)、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385,95%CI为0.238~0.624,P<0.00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442,95%CI为0.269~0.726,P=0.001)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的OS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HR=1.699,95%CI为1.143~2.525,P=0.009)、辅助治疗(HR=0.577,95%CI为0.386~0.864,P=0.008)、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553,95%CI为0.411~0.996,P=0.01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550,95%CI为0.328~0.924,P=0.024)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AUC为0.648,95%CI为0.560~0.735,P=0.004)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OS方面优于淋巴结转移数目(AUC为0.595,95%CI为0.497~0.694,P=0.061)。结论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在预测生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OS。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IGF2BP1与肿瘤
    何哲锋, 裴铁民, 孟庆辉
    2021, 48 (2):  92-9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923-00017
    摘要 ( 1318 )   HTML ( 33 )   PDF(2760KB) ( 333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是机体发育过程中mRNA代谢和转运的关键调控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IGF2BP1在肝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IGF2BP1不仅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而且还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IGF2BP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6-甲基腺嘌呤修饰调节因子与肿瘤
    曾娟, 杨向红
    2021, 48 (2):  96-10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5-00018
    摘要 ( 333 )   HTML ( 7 )   PDF(3839KB) ( 165 )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和长非编码RNA最主要的修饰,该修饰过程由m6A甲基转移酶及去甲基化酶动态调控,主要通过m6A识别蛋白发挥作用。m6A修饰可影响转录、剪接、定位、核转运、翻译及降解等RNA代谢的各个方面,其失调可导致RNA功能紊乱,基因表达异常。m6A修饰调节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失衡,与肿瘤的形成、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EM-2与肿瘤
    李利婷, 高晓玲
    2021, 48 (2):  101-10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1-00019
    摘要 ( 619 )   HTML ( 20 )   PDF(2936KB) ( 256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受体,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有研究表明,TREM-2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肾癌、神经胶质瘤中异常表达,其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广泛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TREM-2可为恶性肿瘤的诊治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其管理
    李慧, 杨宇
    2021, 48 (2):  105-10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828-00020
    摘要 ( 1739 )   HTML ( 59 )   PDF(3093KB) ( 409 )  

    目前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用广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胃肠道、内分泌和肝脏不良反应,肺脏和心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可能致命。类固醇全身治疗是对抗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主要治疗手段,如对类固醇治疗没有反应,则需要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掌握irAE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常见类型及其治疗策略,可为ICI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血液生物学标志物
    黎立喜, 马飞
    2021, 48 (2):  109-11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29-00021
    摘要 ( 553 )   HTML ( 23 )   PDF(3131KB) ( 340 )  

    乳腺癌筛查是对无症状人群采取经济、有效和简便的检查措施进行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标。现有的筛查方法如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早期病变敏感性较差,无法评估无症状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乳腺癌易感基因、DNA甲基化、微小RNA和循环肿瘤细胞作为乳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可以识别乳腺癌高危人群,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1/PD-L1抑制剂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进展
    丁艳, 汪红艳
    2021, 48 (2):  113-11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0-00022
    摘要 ( 611 )   HTML ( 25 )   PDF(3002KB) ( 306 )  

    在亚洲食管癌确诊病例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占90%以上,且恶性程度高。目前针对ESCC免疫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研究。在ESCC中研究最多的PD-1/PD-L1抑制剂主要有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SHR-1316和度伐利尤单抗,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部分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部分研究还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非编码RNA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
    张小飞, 胡建鹏, 崔飞伦
    2021, 48 (2):  117-12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0-00023
    摘要 ( 402 )   HTML ( 12 )   PDF(2865KB) ( 180 )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lncRNA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深入研究lncRNA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3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靶向药物疗效
    乔薇, 宋腾, 陈馨蕊, 王华庆
    2021, 48 (2):  121-12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615-00024
    摘要 ( 445 )   HTML ( 17 )   PDF(2965KB) ( 193 )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以该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进展。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了3种药物(CAL-101、BAY80-6946、IPI-145)用于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应用安罗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一例
    张孟伟, 卢红
    2021, 48 (2):  125-12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012-00025
    摘要 ( 1489 )   HTML ( 52 )   PDF(2980KB) ( 205 )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短,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安罗替尼的适应证为三线或三线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临床上也可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本院应用单药安罗替尼治疗1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肺腺癌伴胃转移一例
    赵守香, 杨昆宁, 李颖, 田胜南, 郭琴, 王涛, 蔡晓珊
    2021, 48 (2):  127-12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012-00026
    摘要 ( 608 )   HTML ( 16 )   PDF(9543KB) ( 75 )  

    约50%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有远处转移,但胃肠道转移较罕见,大多数胃转移的患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现对近期确诊的1例以间断呕血为症状入院的原发性肺腺癌胃转移患者进行报道,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准确认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