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微小RNA-133在肿瘤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
    张玥,赵亮
    2014, 41 (8):  641-64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1
    摘要 ( 435 )   PDF(781KB) ( 1450 )  
    微小RNA(miRNA)作为一种短链非编码RNA,是转录后调控网络中重要的调控因子。研究表明miR-133家族成员miR-133a和miR-133b能在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等的表达,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B等细胞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过程。miR-133在肿瘤形成与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
    张天嘉,党素英
    2014, 41 (8):  645-64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2
    摘要 ( 589 )   PDF(689KB) ( 1823 )  
    血小板的数量和活性增加与肿瘤转移相关,血小板主要通过促进免疫逃避、黏附作用以及血管生成参与肿瘤转移进程。最新研究显示血小板与肿瘤细胞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对肿瘤的转移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血小板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的作用提示血小板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基因信使RNA可变剪接及其应用
    张鑫桐,岳文涛
    2014, 41 (8):  648-65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3
    摘要 ( 480 )   PDF(698KB) ( 1361 )  
    可变剪接作为基因的一种修饰方式,是真核细胞表达调控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使同一蛋白质编码基因能够产生多种转录本,极大地扩展了遗传信息的应用。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前体信使RNA的可变剪接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重要基因通过可变剪接产生不同于正常细胞中的剪接异构体。这些肿瘤特异性剪接异构体的存在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深入探索肿瘤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作为抗肿瘤增效药物的应用与机制
    李茹恬,钱晓萍,刘宝瑞
    2014, 41 (8):  651-6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4
    摘要 ( 437 )   PDF(708KB) ( 1074 )  
    部分临床常用药物虽并不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却可增进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或逆转肿瘤对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对于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肿瘤,值得尝试单独应用或与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联用。这些药物包括pH值调节药物、血糖调节药物及心血管类药物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见肿瘤维持治疗的成功模式
    张百红,岳红云
    2014, 41 (8):  655-6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5
    摘要 ( 608 )   PDF(700KB) ( 1978 )  
    维持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策略,分为持续维持治疗和转换维持治疗,其经典模式为节拍化疗。维持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中的成功应用显示了其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马翾,李晓江
    2014, 41 (8):  659-66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6
    摘要 ( 491 )   PDF(693KB) ( 1413 )  
    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但鼻咽癌放疗后的病灶残留及复发转移的处理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125I粒子植入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员,其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在细胞学、动物学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并逐渐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后病灶残留、复发转移等方面,且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认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
    贡丽娅,陈红风
    2014, 41 (8):  662-66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7
    摘要 ( 559 )   PDF(702KB) ( 1333 )  
    由于不能从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及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靶向治疗中获益,除手术治疗外,目前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由于传统化疗疗效不理想,TNBC的靶向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已有大量临床试验发现靶向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等能使TNBC患者不同程度获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CC1基因多态性在胃癌中的研究
    田源,单泽志,彭佳远,汪昱
    2014, 41 (8):  666-66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8
    摘要 ( 553 )   PDF(692KB) ( 1358 )  
    作为核酸损伤修复过程的重要成员,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ERCC1基因的多态性会改变该基因自身的表达,并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疗效产生影响,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指导胃癌患者的个体化化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细胞癌干细胞标志物研究进展
    黄亮亮,王德林
    2014, 41 (8):  668-67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09
    摘要 ( 411 )   PDF(700KB) ( 1376 )  
    肾细胞癌干细胞决定了肾细胞癌的生长和增殖,目前已发现的肾细胞癌潜在标志物包括八聚体序列结合因子4(Oct4)、CD133、CD105、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基因(ABCB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但这些分子标志物仍然存在争议。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证实普遍适用的肾细胞癌标志物,以针对其更加有效地治疗肾细胞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移性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
    王鸿彪,李绪渊,林文照
    2014, 41 (8):  672-67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0
    摘要 ( 417 )   PDF(690KB) ( 1189 )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近年来,肿瘤新生血管通路的众多抑制剂纷纷进入临床研究,部分靶向药物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他信号通路阻断剂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抑制剂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的特征及诊断治疗
    李俊萍,赵如森,王永涛,李兵,张桂芝
    2014, 41 (8):  675-67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1
    摘要 ( 1017 )   PDF(698KB) ( 1648 )  
    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是一种极罕见的造血组织来源的树突细胞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发生于肺脏、肾脏、膀胱、胸膜等不典型的部位。随着病理诊断水平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的应用,该病诊断检出率明显升高。目前手术仍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疾病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具有不良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Fas/FasL信号通路在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 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郭菲,李霞,张超,任霞,史美艳,姜国胜
    2014, 41 (8):  679-68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2
    摘要 ( 366 )   PDF(1575KB) ( 1463 )  
    目的在明确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基础上,从Fas/FasL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以千金子甾醇终浓度2.5、10、40 μg/ml作用24 h后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学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8和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千金子甾醇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9±3.7)%、(54.6±5.2)%、(61.3±4.3)%,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4±3.1)%、(35.7±4.3)%、(53.2±3.9)%。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P<0.01),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P<0.01)。结论千金子甾醇可以诱导HL-60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敲低Yes相关蛋白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 SNB19生长的抑制作用
    于福华,贾志凡,浦佩玉,王广秀,张安玲,杨卫东
    2014, 41 (8):  684-68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3
    摘要 ( 439 )   PDF(1496KB) ( 1471 )  
    目的探究敲低Yes相关蛋白(YAP)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NB19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YAP干扰RNA(YAPsiRNA)敲低SNB19细胞中YA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鉴定肿瘤细胞中YAP是否已被敲低;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YAP敲低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Ⅴ标记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Western blot证实转染YAPsiRNA可有效敲低SNB19细胞中Yes相关蛋白的表达;敲低Yes相关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存活率由(100.00±0.00)%下降为(52.32±3.10)%(F=33.00,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F=8.76,P<0.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受抑,穿膜细胞数由(163.20±10.10)个下降至(37.71±2.52)个(F=282.05,P<0.01),凋亡增加,凋亡率由(3.56±0.35)%增加至(18.99±0.66)%(F=931.99,P<0.01)。结论敲低胶质瘤细胞SNB19中YAP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YAP可成为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中DLC-1、ROCKⅠ的表达及其 临床意义
    翟玉洁,范庆帅,宁方玲,刘长民,赵大华,陈绍水
    2014, 41 (8):  688-69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4
    摘要 ( 484 )   PDF(1083KB) ( 1419 )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Ⅰ(ROCK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DLC1、ROCKⅠ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DLC1基因对NSCLC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DLC1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或表达缺失,阳性表达率为33.3%(16/4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3,P<0.01);ROCKⅠ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3%(28/48),高于癌旁组织的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9,P<0.01);NSCLC中DLC1的表达与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等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C1阳性表达组中ROCKⅠ的阳性表达率为37.5%(6/16),而ROCKⅠ的阴性表达率为68.8%(22/32),相关分析提示DLC1与ROCKⅠ在NSCLC中表达呈负相关(r=-2.214,P=0.039);DLC1蛋白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DLC1蛋白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ROCKⅠ蛋白的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检测DLC1及ROCKⅠ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简化逆向调强放疗的 剂量学研究
    郝福荣,吕春燕,王金鹏,王培合,李勇,马瑞忠,王明臣
    2014, 41 (8):  692-69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5
    摘要 ( 500 )   PDF(1051KB) ( 1422 )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简化逆向动态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14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4例左侧乳腺癌),每例患者选用6 MVX线分别设计3DCRT、IMRT计划,全乳腺50 Gy/25次。3DCRT组:采用切线野照射,瘤床区不加量;IMRT组:采用逆向动态调强技术,以2对类切线野为调强主野的入射方向,瘤床区同步加量10 Gy/25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适形度指数(CI)及不均匀度指数(HI)、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的评价。结果与3DCRT计划比较,IMRT计划降低了患侧肺、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高剂量受照体积,提高了其低剂量受照体积,DVH叉点剂量分别为(25.16±9.11) Gy、(28.63±10.41) Gy;IMRT组和3DCRT组计划健侧乳腺的V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3±5.17)%∶(1.99±2.43)%,t=2.11,P>0.05],IMRT计划D30、平均剂量均较3DCRT增高[(2.23±1.77) Gy∶(1.20±0.46) Gy,t=2.58,P<0.05;(2.35±1.59) Gy∶(1.54±0.88) Gy,t=3.15,P<0.01)];2组计划的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10)∶(1.23±0.11),t=1.25,P>0.05],IMRT计划CI高于3DCRT[(0.75±0.07)∶(0.62±0.09),t=5.68,P<0.000 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四野简化逆向动态IMRT技术较3DCRT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瘤床同步加量,同时可以降低患侧肺的高剂量受照射体积,明显改善计划靶区CI,但HI无显著改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四野简化逆向动态IMRT技术是一种简便、合理、可行的计划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catenin在胃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 表达及意义
    杜天幸,杨继元,李龙,赵会传,陈廷煊,李军川
    2014, 41 (8):  696-6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6
    摘要 ( 531 )   PDF(1078KB) ( 1324 )  
    目的探索β-catenin在胃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是否与浸润程度相关及能否为胃癌浸润转移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6例胃腺癌组织、40例对应转移淋巴结、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β-catenin检测,分析β-catenin在胃腺癌及对应转移淋巴结的表达情况,明确β-catenin的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判断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β-catenin表达有无差异性。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组织细胞膜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12/12),在胃腺癌组织细胞膜的表达率为29.5%(46/156),在转移淋巴结细胞膜的表达率为10.0%(4/40)。β-caten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χ2=2.160,P=0.142)、性别(χ2=1.229,P=0.268)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χ2=4.032,P=0.045)、肿瘤分化程度(χ2=6.093,P=0.048)、肿瘤分期(χ2=4.591,P=0.032)、淋巴结转移(χ2=4.485,P=0.034)有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或表达缺失在胃腺癌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高于原发灶组织(χ2=6.362,P=0.012)。结论βcatenin可帮助判断胃腺癌恶性程度、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胰腺癌中L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及其临床意义
    薛栋,赵海霞,常刚,李新军,李梦宇,成丕光,张成德,张同军
    2014, 41 (8):  700-70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7
    摘要 ( 511 )   PDF(967KB) ( 1221 )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组织中L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并以44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结果Livin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和4.5%;Livin在44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37,P<0.001);VEGF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和13.6%;VEGF在44例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47,P<0.001)。L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χ2=6.061,P=0.014;χ2=6.592,P=0.010)、临床TNM分期(χ2=4.175,P=0.041;χ2=9.992,P=0.002)、区域淋巴结转移(χ2=11.731,P=0.001;χ2=12.002,P=0.001)及神经浸润(χ2=9.950,P=0.002;χ2=7.433,P=0.006)有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Livin与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20,P=0.008)。生存分析表明,Livin及VEGF均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Livin及VEGF参与了胰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推测Livin可能通过上调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迁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核因子4α在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王娟,纪伟平,姚厚山,王良哲,胡志前
    2014, 41 (8):  704-70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8
    摘要 ( 506 )   PDF(954KB) ( 1262 )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在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PCR法检测HNF4α在直肠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NF4α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HNF4α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在直肠癌组织中,HNF4α的mRNA(t=6.092,P<0.001)和蛋白(χ2=15.230,P<0.001)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其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χ2=48.311,P<0.001)、浸润深度(χ2=23.911,P<0.001)、分化程度(χ2=20.787,P<0.001)、淋巴结转移(χ2=39.064,P<0.001)以及远处转移(χ2=5.146,P=0.04)相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HNF4α低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43.8%)低于高表达组(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患者的预后与HNF4α表达(χ2=28.778,P<0.001)、分化程度(χ2=26.680,P<0.001)、临床分期(χ2=32.702,P<0.001)、肿瘤浸润深度(χ2=6.226,P=0.013)、淋巴结转移(χ2=15.270,P<0.001)以及远处转移(χ2=21.817,P<0.001)相关,而与性别及年龄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NF4α低表达(RR=6.084,P=0.028)是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的独立因素。结论HNF4α参与直肠癌的发生、进展,是判断其预后的独立因子,可能成为直肠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表达比在骨肉瘤中的预测作用
    任慧文,杨澄,苏宏伟,李宏伟
    2014, 41 (8):  708-7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19
    摘要 ( 492 )   PDF(1155KB) ( 1525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表达比在骨肉瘤中的生物标志物作用。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骨肉瘤患者的血样22例,年龄相近的30例健康者血样作为对照组。运用高通量芯片的方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筛选,对分析结果进行qRTPCR验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NA表达比,找出最具预测潜能的组合型标志物。结果与正常血样相比,基因芯片检测出258个差异表达的miRNA(F=5.564,P<0.05),选取其中4个miRNA在22例骨肉瘤患者血样和正常对照组血样中进行验证。其中miR181b、miR199b5p、miR451在骨肉瘤血样中的表达较正常血样明显增高(F=6.283,P<0.05),而miR124在骨肉瘤中则是低表达(F=7.201,P<0.05);miR199b5p/miR124的表达比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96%)和特异性(97%)。结论miRNA在骨肉瘤中的异常表达使其具备一定的预测作用,而miR199b5p/miR124表达比或许可以成为预测骨肉瘤的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蛋白 共表达及其意义分析
    方建晨,李征,夏朝霞,张慧芝
    2014, 41 (8):  712-7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20
    摘要 ( 669 )   PDF(949KB) ( 1945 )  
    目的探讨2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状况及其与生发中心细胞样(GCB)及nonGCB亚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LBCL石蜡标本制作的组织芯片进行MYC、BCL2、CD10、BCL6、MUM1、KI67检测,并对蛋白表达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DLBCL标本中,nonGCB患者163例(66.5%),GCB患者82例(33.5%),MYC和BCL2双阳性患者88例,占患者总数的35.9%(88/245),占nonGCB病例的 41.7%(68/163),占GCB病例的24.4%(20/82),在这两种亚型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6,P=0.008)。结论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在nonGCB亚型比GCB亚型更多,可以按照MYC/BCL2的共表达情况,把DLBCL分成不同亚群以区别治疗和判断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病例报道
    原发阴道小细胞癌伴肺转移1例
    赵宗兴,闫文星,张亚男,杨建征,司丽慧
    2014, 41 (8):  719-72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4.09.023
    摘要 ( 450 )   PDF(1066KB) ( 1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