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51卷第4期封面和目录
    2024, 51 (4):  0-0. 
    摘要 ( 35 )   PDF(1055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刘萍萍, 何学芳, 张翼, 杨旭, 张珊珊, 季一飞
    2024, 51 (4):  193-197.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213-00032
    摘要 ( 92 )   HTML ( 37 )   PDF(918KB) ( 42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98例,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40例)和未复发组(5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χ2=12.48,P<0.001)、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突变情况(χ2=13.24,P<0.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t=5.34,P<0.001)、MPV/血小板计数(PLT)(t=9.7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WHO分级Ⅲ~Ⅳ级(OR=8.54,95%CI为1.62~44.99,P=0.011)、IDH1/2野生型(OR=9.08,95%CI为1.68~49.19,P=0.010)、低MPV(OR=0.46,95%CI为0.21~0.99,P=0.048)和低MPV/PLT(OR=0.02,95%CI为0.01~0.03,P<0.001)是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为logit(P)=11.78+2.15×WHO分级+2.21×IDH1/2突变情况-0.78×MPV-200.70×MPV/PLT(R2=0.785)。ROC曲线分析显示,WHO分级、IDH1/2突变情况、MPV、MPV/PLT及logistic预测模型P值均可用于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684、0.783、0.920、0.964。在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对比中,logistic回归模型P值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均P<0.05)。结论 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可能与胶质瘤WHO分级、IDH1/2突变情况及血小板相关实验室指标有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TGF-β1、VEGF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王昆, 周中新, 臧其威
    2024, 51 (4):  198-20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515-00033
    摘要 ( 73 )   HTML ( 15 )   PDF(975KB) ( 32 )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50例行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TGF-β1、VEGF水平及KP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TGF-β1、VEGF与KP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TGF-β1、VE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50例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1个月血清TGF-β1水平为(7.16±1.94)μg/L、VEGF水平为(42.26±5.04)ng/L,均低于术前的(13.62±3.52)μg/L、(136.52±20.66)ng/L(t=11.37,P<0.001;t=31.34,P<0.001);术后1个月KPS评分为(66.57±8.11)分,高于术前的(53.62±5.62)分(t=9.28,P<0.001)。50例患者术后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肺部感染,无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复发组(n=6)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为(12.95±4.26)μg/L、VEGF水平为(72.46±6.05)ng/L,均高于未复发组(n=44)的(6.37±1.25)μg/L、(38.14±5.37)ng/L(t=8.34,P<0.001;t=29.99,P<0.001);复发组患者的KPS评分为(52.16±8.16)分,低于未复发组的(67.55±12.67)分(t=2.88,P=0.006)。死亡组(n=5)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为(13.99±6.82)μg/L、VEGF水平为(75.95±9.05)ng/L,均高于存活组(n=45)的(6.41±3.06)μg/L、(38.52±8.37)ng/L(t=4.56,P<0.001;t=21.47,P<0.001);死亡组患者的KPS评分为(1.25±0.34)分,低于存活组的(65.11±12.94)分(t=10.93,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r=-0.45,P<0.001)、VEGF(r=-0.48,P<0.001)水平均与KPS评分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1最佳截断取值8.14 µg/L时,对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预测的AUC为0.516(95%CI为0.446~0.676),敏感性为71.85%,特异性为80.69%;VEGF最佳截断取值142 ng/L时,AUC为0.659(95%CI为0.534~0.761),敏感性为76.04%,特异性为82.5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28(95%CI为0.786~0.951),敏感性为91.86%,特异性为87.5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优于TGF-β1、VEGF单独检测(Z=2.63,P=0.007;Z=2.32,P=0.013)。结论 NSCLC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1个月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明显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对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及临床意义
    万芳, 杨钢, 李睿, 万启晶
    2024, 51 (4):  204-20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130-00034
    摘要 ( 59 )   HTML ( 18 )   PDF(915KB) ( 39 )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并分析其对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20年2月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n=96),并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67),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n=83),良性病变组为同期在本院就诊的食管良性病变患者(n=7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和miR-38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97、miR-383以及二者联合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对照组、良性病变组以及食管癌组血清miR-497水平分别为1.01±0.18、0.86±0.15、0.77±0.14,血清miR-383水平分别为1.02±0.21、0.95±0.15、0.8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59,P<0.001;F=25.12,P<0.001);3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与miR-383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01)。不同肿瘤直径(t=6.58,P<0.001;t=5.06,P<0.001)、淋巴结转移(t=5.55,P<0.001;t=4.63,P<0.001)、TNM分期(t=5.00,P<0.001;t=2.75,P<0.001)食管癌患者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复发组血清miR-497(0.83±0.15比0.62±0.11,t=6.78,P<0.001)、miR-383(0.91±0.16比0.67±0.13,t=7.12,P<0.001)水平均高于复发组。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97预测食管癌预后情况的临界值为0.72,敏感性为68.97%,特异性为68.66%,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血清miR-383预测食管癌预后情况的临界值为0.84,敏感性为82.76%,特异性为67.16%,AUC为0.827;二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85.07%,AUC为0.899;与血清miR-497(Z=3.31,P=0.001)、miR-383(Z=2.51,P=0.012)单独预测时的AUC相比,二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更好。结论 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较健康者及良性病变患者降低,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食管癌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迪利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杨毫, 施贵冬, 张程城, 张跃, 张力文, 付茂勇
    2024, 51 (4):  210-21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811-00035
    摘要 ( 117 )   HTML ( 20 )   PDF(723KB) ( 52 )  

    目的 分析对比信迪利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新辅助化疗(紫杉醇+奈达铂)联合免疫治疗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使用免疫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信迪利单抗组(n=58)及替雷利珠单抗组(n=37),对比两组新辅助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等。结果 新辅助治疗2周期后,信迪利单抗组与替雷利珠单抗组具有类似的ORR[72.4%(42/58)比56.8%(21/37),χ2=2.48,P=0.11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甲状腺功能降低、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肺炎等,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足15%,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信迪利单抗组甲状腺功能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替雷利珠单抗组[56.9%(33/58)比16.2%(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P<0.001)。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χ2=1.26,P=0.661)、pCR率[31.0%(18/58)比32.4%(12/37),χ2=0.02,P=0.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部分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但发生率均较低[19.0%(11/58)比24.3%(9/37),3.4%(2/58)比2.7%(1/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532;χ2<0.01,P>0.999)。结论 对于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在化疗的基础上使用信迪利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使用信迪利单抗时需重视监测甲状腺功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姚益新, 沈煜霖
    2024, 51 (4):  217-22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908-00036
    摘要 ( 61 )   HTML ( 13 )   PDF(890KB) ( 35 )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7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TACE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47)和预后良好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CS3、TXNI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χ2=0.56,P=0.453)、性别(χ2=0.06,P=0.800)、肿瘤大小(χ2=1.46,P=0.227)、Child-Pugh分级(χ2=0.26,P=0.608)、肿瘤数量(χ2=0.77,P=0.382)、肝硬化(χ2=0.03,P=0.860)、TACE次数(χ2=0.16,P=0.691)、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χ2=0.79,P=0.37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χ2=0.58,P=0.4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57.45%,27/47)比预后良好组(25.00%,15/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01)。治疗前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14.34±20.39)、(45.64±6.41)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82.83±15.97)、(34.82±6.36)pg/ml,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01;t=8.70,P<0.001);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39.65±24.32)、(64.75±7.58)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92.41±16.15)、(41.74±7.23)pg/ml,预后不良组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t=15.90,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OR=2.53,95%CI为1.27~5.02,P=0.008)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CS3(OR=0.65,95%CI为0.44~0.96,P=0.031)和TXNIP(OR=0.57,95%CI为0.36~0.89,P=0.014)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联合检测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2%,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为0.85~0.96)。结论 行TACE治疗HCC患者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低,可能提示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HCC患者TACE治疗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电子鼻与线虫鼻——新型早期癌症筛查工具
    胡婷婷, 王越华
    2024, 51 (4):  223-22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616-00037
    摘要 ( 60 )   HTML ( 6 )   PDF(677KB) ( 18 )  

    定期筛查对于癌症早诊早治至关重要。癌症筛查手段大多繁琐、有侵入性、费用高,特别是进行多器官全面检查时,如何提高常规癌症筛查的速度和有效性仍然是卫生保健领域的重大挑战。多癌早期筛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概念,有助于弥补当前常规癌症筛查的不足。近年来,一些早癌筛查技术已经得到发展,例如检测血液中肿瘤无细胞DNA技术、电子鼻技术以及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早期癌症检测工具探测非血液体液如呼出气凝集液和尿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萨蔷, 徐航程, 王佳玉
    2024, 51 (4):  227-23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017-00038
    摘要 ( 187 )   HTML ( 16 )   PDF(764KB) ( 105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现有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免疫治疗的发展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目前,免疫治疗在不同分子分型、不同阶段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对免疫治疗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疗效预测标志物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乳腺癌免疫治疗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仍存在很大的空间,这些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推动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进一步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微环境介导乳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杨智, 陆以乔, 顾花艳, 丁佳玲, 郭贵龙
    2024, 51 (4):  235-23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925-00039
    摘要 ( 82 )   HTML ( 11 )   PDF(687KB) ( 28 )  

    乳腺癌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是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的出现最终会导致疾病进展、复发或转移。肿瘤微环境(TME)是乳腺癌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目前已知乳腺癌细胞和TME是一个功能性整体,它们之间的串扰在乳腺癌进展以及靶向治疗耐药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明确TME异常对于揭示靶向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以及制定针对靶向治疗耐药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死亡在骨肉瘤中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子豪, 王宇, 杨鑫, 何艺, 莫兴奎, 袁涛
    2024, 51 (4):  239-24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229-00040
    摘要 ( 99 )   HTML ( 6 )   PDF(1545KB) ( 35 )  

    骨肉瘤作为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之一,因其较差的预后及较单一的治疗方式,使得目前临床对骨肉瘤患者的治疗已达到瓶颈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或可在骨肉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铁死亡相关机制及分子通路研究的愈加深入,其在骨肉瘤中的特异性治疗策略也相继得以验证,这有望为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CD30单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钟楠, 王淡瑜, 周欢欢, 刘宁, 戴纬, 刘黎琼, 郭智
    2024, 51 (4):  245-24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203-00041
    摘要 ( 60 )   HTML ( 5 )   PDF(692KB) ( 25 )  

    目的 回顾性分析CD30单抗(维布妥昔单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R/R 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例接受维布妥昔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R/R HL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2014年Lugano修订版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5.0版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分级。结果 12例R/R HL患者中10例客观缓解,其中5例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长9.5个月(范围:6~1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维布妥昔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贫血(5例)、周围神经病(4例)、疲乏(4例)、转氨酶升高(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输液反应(2例)、免疫相关性皮疹(2例)、脱发(2例),基本为1~2级,其中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未观察到3级不良反应。结论 维布妥昔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R/R HL患者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可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索凡替尼靶向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1例及文献复习
    张栋岩, 王品, 魏秋亚, 邓成伍, 魏相相, 高远飞, 王琛
    2024, 51 (4):  249-25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908-00042
    摘要 ( 99 )   HTML ( 18 )   PDF(2113KB) ( 36 )  

    肝内胆管癌(ICC)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索凡替尼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此前主要用于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治疗,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胆道肿瘤中疗效确切,现报道1例索凡替尼靶向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ICC术后患者,以期为I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姚昌菊, 朱治法, 张梅
    2024, 51 (4):  254-25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908-00043
    摘要 ( 90 )   HTML ( 32 )   PDF(1098KB) ( 29 )  

    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根治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局部复发率高并且多数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现报道1例腹膜后DDLPS术后伴腹腔多发转移的诊疗过程,复习相关文献并讨论,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