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目录
    第51卷第1期封面和目录
    2024, 51 (1):  0-0. 
    摘要 ( 50 )   PDF(1394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共识
    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3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2024, 51 (1):  1-2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1221-00001
    摘要 ( 409 )   HTML ( 91 )   PDF(2788KB) ( 3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绿原酸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张科平, 赵永生, 杨娟, 付茂勇
    2024, 51 (1):  21-2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906-00002
    摘要 ( 115 )   HTML ( 20 )   PDF(2924KB) ( 70 )  
    目的 探讨绿原酸能否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其凋亡。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150、200 μg/ml)的绿原酸干预A549细胞48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将A549细胞分成空白组、绿原酸组(IC50)和绿原酸+740YP组(IC50绿原酸+50 μg/ml 740YP),干预48 h后使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PI3K、p-Akt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绿原酸对A549细胞的IC50为57.45 μg/ml。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48 h迁移距离分别为(424.80±14.43)、(289.67±18.93)和(402.22±17.99)μm,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48 h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96.00±6.24)、(35.33±7.64)和(83.00±2.00)个,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组细胞48 h凋亡率分别为(6.15±0.17)%、(54.63±0.72)%和(17.27±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05.98,P<0.001;F=90.62,P<0.001;F=8 321.99,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迁移距离和侵袭数量均减少(均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迁移距离增加(P<0.001),细胞侵袭数量增多(P<0.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G0/G1期比例分别为(65.75±0.58)%、(55.84±0.78)%和(55.24±1.37)%,G2/M期比例分别为(11.21±1.03)%、(20.23±0.62)%和(9.96±0.33)%,S期比例分别为(23.04±0.49)%、(23.92±1.36)%和(34.80±1.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02,P<0.001;F=181.26,P<0.001;F=113.05,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G0/G1期比例减少(均P<0.001),绿原酸组G2/M期比例增加(P<0.001),绿原酸+740YP组细胞S期比例增加(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G2/M期比例减少、S期比例增加(均P<0.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线粒体JC-1荧光强度分别为39.51±1.32、10.05±0.19和21.85±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8.82,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荧光强度均降低(均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荧光强度升高(P<0.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分别为(0.47±0.01)、(0.61±0.01)和(0.56±0.01)nmol/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30,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均增加(均P<0.001);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MDA含量减少(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空白组、绿原酸组和绿原酸+740YP组细胞p-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33、0.28±0.14和0.34±0.20,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6、0.43±0.05和0.95±0.14,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1.41±0.05和0.70±0.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8.48,P=0.018;F=19.11,P=0.002;F=57.50,P<0.001);与空白组相比,绿原酸组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均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绿原酸+740YP组p-PI3K、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绿原酸组相比,绿原酸+740YP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绿原酸可能通过减少PI3K与Akt蛋白磷酸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造成线粒体功能受损,引起MDA累积,最终导致肺癌A549细胞功能受损与活性降低,促进细胞凋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BD数据的中国和美国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贺嘉慧, 胡钦勇
    2024, 51 (1):  29-3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810-00003
    摘要 ( 182 )   HTML ( 22 )   PDF(2193KB) ( 74 )  
    目的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GBD 2019)数据对比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危险因素。 方法 使用GBD 2019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按照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肺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年龄标准化率数据,用于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基于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1990—2019年中国和美国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分析中美两国的肺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由1990年的25.70万例上升至2019年的83.29万例,ASIR由1990年的30.20/10万上升至2019年的41.71/10万;死亡病例由1990年的25.63万例上升至2019年的75.72万例,ASMR由1990年的31.1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8.70/10万。美国肺癌的ASIR由1990年的58.87/10万下降至2019年的45.13/10万,ASMR由1990年的49.35/10万下降至2019年的36.11/10万。从性别上看,1990年和2019年中国男性的肺癌疾病负担高于女性,男性肺癌新发病例由1990年的17.90万例上升至2019年的57.62万例,ASIR由1990年的44.29/10万上升至2019年的61.74/10万;死亡病例由1990年的17.79万例上升至2019年的52.32万例,ASMR由1990年的46.33/10万上升至2019年的58.10/10万。中国女性肺癌新发病例数由1990年的7.81万例上升至2019年的25.67万例,ASIR由1990年的18.01/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4.76/10万;死亡病例数由1990年的7.84万例上升为2019年的23.40万例,ASMR由1990年的18.63/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2.86/10万。2019年,中美两国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国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均在85~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美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在85~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女性发病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9年,中国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85~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女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9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美国男性和女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85~89岁和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990年及2019年中国和美国各年龄组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Joinpoint软件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肺癌ASIR和ASMR整体呈上升趋势,ASIR的AAPC为1.16%(95%CI为0.93%~1.38%,P<0.001),ASMR的AAPC为0.78%(95%CI为0.56%~1.01%,P<0.001);1997—2004年ASIR和ASMR上升趋势最为明显,APC分别为2.84%和2.58%。美国肺癌的ASIR和ASMR呈下降趋势,ASIR的AAPC为-1.08%(95%CI -1.20%~0.96%,P<0.001),ASMR的AAPC为-1.05%(95%CI为-1.24%~-0.87%,P<0.001)。1990年及2019年中国和美国肺癌主要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是吸烟,中国女性肺癌最主要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环境颗粒物污染。结论 1990—2019年中国肺癌的ASIR及ASMR呈上升趋势,美国肺癌ASIR及ASMR呈下降趋势。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女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美国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990年和2019年中国和美国各年龄组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吸烟是中国和美国肺癌主要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环境颗粒物污染是中国女性主要的肺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R加速器的MR引导放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高新雨, 李振江, 孙洪福, 韩丹, 赵倩, 刘成新, 黄伟
    2024, 51 (1):  37-4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730-00004
    摘要 ( 72 )   HTML ( 18 )   PDF(1070KB) ( 50 )  
    目的 初步探讨基于MR加速器的MR引导放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流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应用MR加速器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食管癌应用MR加速器的治疗流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全组患者均接受MR引导放疗,接受CT和MR定位、靶区勾画、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计划设计,MR加速器下摆位并调整计划。全组患者中位分割次数25次,计划靶体积中位单次剂量1.8 Gy,中位总剂量50.2 Gy,中位随访时长为16个月。结果 全组12例患者包括颈部食管癌1例,胸上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食管癌4例,胸下段食管癌4例。其中新辅助放疗3例,根治性放疗9例。所有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分次中位治疗时长为33 min,依从性良好。根治性放疗患者放疗后1个月客观有效例数为3例,疾病控制例数为9例,放疗后6个月客观有效例数为3例,疾病控制例数为6例。新辅助放疗的患者均在2个月内接受了手术,1例患者达病理完全缓解。最常见的急性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7例)和骨髓抑制中的白细胞计数减少(8例),晚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1例),放疗不良反应轻微,未见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MR加速器的MR引导放疗应用于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流程可行,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超声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赵鑫, 范学武, 田龙, 胡逸民
    2024, 51 (1):  43-4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418-00005
    摘要 ( 57 )   HTML ( 6 )   PDF(1155KB) ( 39 )  
    目的 以锥形束CT校准为金标准,评价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三维超声校准的准确度,并分析影响其准确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51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每周3次分次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前基于骨骼的锥形束CT校准和基于软组织的三维超声校准。以锥形束CT校准数据为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三维超声校准数据与其一致性。准确度允许阈值设置为3 mm,评价三维超声相对锥形束CT校准的准确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三维超声校准准确度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获取51例患者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上765对锥形束CT和三维超声校准数据。左右方向上三维超声校准数据和锥形束CT校准数据分别为(1.39±0.11)和(1.13±0.07)mm,头脚方向上分别为(1.98±0.20)和(1.61±0.12)mm,腹背方向上分别为(2.68±0.48)和(1.78±0.27)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01;t=-7.07,P<0.001;t=-7.34,P<0.001)。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校准数据在3个方向上一致性可以接受。3个方向上三维超声相对锥形束CT校准数据差异<3 mm的数据分别为左右676对(88.37%)、头脚604对(78.95%)、腹背577对(75.42%)。左右方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χ2=18.27,P<0.001)、前列腺体积(χ2=14.55,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χ2=8.01,P=0.005)和射野范围(χ2=11.30,P<0.001),其中年龄(OR=2.02,95%CI为1.90~3.39,P=0.010)和射野范围(OR=1.45,95%CI为1.18~2.55,P=0.020)均为影响左右方向三维超声校准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头脚方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χ2=80.68,P<0.001)、体质量指数(χ2=35.89,P<0.001)和射野范围(χ2=40.39,P<0.001),其中年龄(OR=1.49,95%CI为1.15~2.09,P=0.021)和射野范围(OR=1.10,95%CI为1.01~1.90,P=0.034)均为影响头脚方向三维超声校准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背方向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χ2=46.07,P<0.001)、CCI(χ2=47.97,P<0.001)和射野范围(χ2=11.86,P=0.001),其中年龄(OR=1.91,95%CI为1.22~3.45,P=0.015)和射野范围(OR=2.89,95%CI为1.45~3.90,P=0.001)均为影响腹背方向三维超声校准准确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三维超声相对锥形束CT校准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度均可以接受。进行三维超声校准前需考虑患者年龄和射野范围,从而降低对准确度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刘筱迪, 苏剑飞, 张静娴, 卫雪芹, 贾英杰
    2024, 51 (1):  50-5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227-00006
    摘要 ( 119 )   HTML ( 15 )   PDF(743KB) ( 82 )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作为一种免疫抑制细胞,是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主要的促肿瘤免疫逃逸功能,近年研究发现,MDSC的促血管生成等非免疫学功能也能对肿瘤发展发挥促进作用。MDSC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直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也可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肽Bv8、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外泌体或与其他细胞发生相互作用间接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探究MDSC的扩增活化、募集及促血管生成机制可为基于靶向MDSC的个体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房微生物群与乳腺癌:现状与未来
    顾花艳, 朱腾, 郭贵龙
    2024, 51 (1):  55-5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627-00007
    摘要 ( 119 )   HTML ( 28 )   PDF(699KB) ( 89 )  

    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房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的乳房微生物群。乳房微生物群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其作用机制包括影响雌激素水平、脂质代谢、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调整饮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口服益生菌等可调节乳房微生物群,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镇, 陈永顺
    2024, 51 (1):  59-6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30722-00008
    摘要 ( 83 )   HTML ( 14 )   PDF(735KB) ( 54 )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第4、死亡率第2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生存期短,预后极差。组织病理活检是恶性肿瘤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组织病理活检不仅是有创性检查,而且获得的组织样本较少,不能反映肿瘤的异质性,也难以动态监测肿瘤的进展情况或治疗疗效。因此,寻找新的非侵入性策略以早期发现HCC并监测HCC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循环肿瘤DNA是无创的液体活检方法,取样简单且能动态监测肿瘤基因组学变化,在HC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