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1-09-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论著
    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UICC第7版与第8版T分期预后差异
    陈方明, 蔡园园, 李晗, 王晓丽, 阚红星, 李洋, 郝福荣, 王明臣
    2021, 48 (9):  515-52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14-00100
    摘要 ( 339 )   HTML ( 23 )   PDF(1395KB) ( 184 )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鼻咽癌在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第7版(简称UICC 7版)与第8版(简称UICC 8版)T分期的人群分布和预后差异,并分析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84例初治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UICC 7版、UICC 8版对入组病例进行重新分期,分析两版分期系统患者T分期的分布,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种分期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各T分期之间的预后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84例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按UICC 7版T分期,T1、T2、T3和T4期分别占18.5%(34/184)、16.8%(31/184)、15.2%(28/184)、49.5%(91/184),而按UICC 8版T分期,分别占18.5%(34/184)、34.2%(63/184)、30.4%(56/184)和16.8%(31/184),两版分期系统的T分期人群分布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58)。UICC 7版分期中,T1、T2、T3、T4期患者的总生存期(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6,P=0.014),T1与T2、T3、T4期患者的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27;χ2=11.965,P=0.001;χ2=4.351,P=0.037),T2、T4期OS曲线不能分离,T3、T4期OS曲线倒序分布;UICC 8版分期中,4期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3,P=0.034),T1与T3、T4期患者的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46,P=0.003;χ2=7.580,P=0.006),T1~T4期的OS曲线顺序分布,T3与T4期OS曲线仍未能分离。UICC 7版分期中,T1、T2、T3、T4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9,P=0.010),T1与T2、T3、T4期患者的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09,P=0.004;χ2=13.302,P<0.001;χ2=6.550,P=0.010),T2、T4期PFS曲线不能分离,T3、T4期PFS曲线倒序分布;UICC 8版分期中,4期患者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4,P=0.007),T1与T2、T3、T4期患者的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P=0.023;χ2=11.217,P=0.001;χ2=10.174,P=0.001),T1~T4期的PFS曲线顺序分布,但T3与T4期PFS曲线未能分离。分别按UICC 7版和8版分期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版分期中T分期均是患者OS(P=0.013;P=0.026)、PFS(P=0.031;P=0.012)的独立预后因素,但两版分期中T分期均不是患者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RFS)(P=0.351;P=0.167)、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P=0.059;P=0.052)的独立预后因素;两版分期中年龄均是影响OS(HR=2.70,95%CI为1.53~4.76,P=0.001;HR=2.74,95%CI为1.55~4.84,P=0.001)、PFS(HR=2.72,95%CI为1.46~5.08,P=0.002;HR=2.94,95%CI为1.57~5.52,P=0.001)、LRFS(HR=5.87,95%CI为1.62~21.27,P=0.007;HR=6.02,95%CI为1.61~22.49,P=0.008)及DMFS(HR=2.40,95%CI为1.22~4.72,P=0.011;HR=2.63,95%CI为1.34~5.18,P=0.005)的独立预后因素,N分期是影响OS(P=0.031;P=0.028)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UICC 7版与8版分期系统的T分期人群分布具有中等一致性,UICC 8版T分期对OS及PFS的预后判断更有优势,两版分期中T分期均是患者OS、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放疗前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
    胡格, 苏杰, 李蔷薇, 徐鹏, 徐秀理, 钱晓涛
    2021, 48 (9):  523-52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09-00101
    摘要 ( 383 )   HTML ( 25 )   PDF(870KB) ( 195 )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放疗前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在预测放射性肺炎(RP)发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8例食管癌和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是否发生RP将患者分为RP组(n=16)和非RP组(n=28)。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RP组患者放疗前后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放疗前CD4/CD8比值及总B淋巴细胞预测RP的价值。结果 RP组患者放疗前CD4/CD8比值(0.993±0.179)低于非RP组(1.708±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6,P=0.009);RP组患者血清总B淋巴细胞[(4.409±0.823)%]低于非RP组[(8.153 ±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86,P=0.015)。RP组患者接受胸部放疗后发生RP时CD4/CD8比值(0.785±0.167)较放疗前(0.993±0.179)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6,P=0.189);RP组患者接受胸部放疗后发生RP时总B淋巴细胞[(3.487±1.018)%]较放疗前[(4.409±0.823)%]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433)。CD4/CD8比值、总B淋巴细胞预测RP的临界值分别为0.580、0.357。CD4/CD8比值预测R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CI为0.653~0.932),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68.75%;总B淋巴细胞预测RP的AUC为0.694(95%CI为0.483~0.814),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50.00%;两项联合预测RP的AUC为0.834(95%CI为0.697~0.932),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89.29%;两项联合检测时AUC分别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15,P=0.046;Z=1.992,P=0.026)。结论 RP组患者放疗前CD4/CD8比值、总B淋巴细胞低于非RP组患者,血清CD4/CD8比值、总B淋巴细胞在预测接受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RP方面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RI对乳腺成簇环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贝, 赵博峰, 王英, 于军, 陈平, 陈宝莹
    2021, 48 (9):  527-531.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0921-00102
    摘要 ( 314 )   HTML ( 21 )   PDF(1652KB) ( 239 )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成簇环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因临床触诊、超声或X线检查可疑恶性病变而行MRI检查表现为成簇环样强化的68例乳腺疾病患者的影像征象。采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间分布方式、T2抑脂信号强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有无导管扩张、有无周围腺体水肿、有无胸大肌水肿的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恶性病变MRI影像征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8例患者共68处成簇环样强化病变,均为单发病变,其中良性18例(26.5%),以浆细胞性乳腺炎最多见(9例);恶性50例(73.5%),以浸润性乳腺癌最多见(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成簇环样强化,分布方式呈区域样分布,T2抑脂稍高信号,TIC为Ⅲ型,有导管扩张,有周围腺体及胸大肌水肿;浸润性乳腺癌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成簇环样强化,分布方式呈区域样分布,T2抑脂等信号,TIC为Ⅲ型,无导管扩张,有周围腺体及胸大肌水肿。在MRI征象T2抑脂信号强度及导管扩张,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03,P=0.003;χ2=7.174,P=0.007);而在分布方式(χ2=5.510,P=0.313)、TIC类型(χ2=3.538,P=0.133)、周围腺体水肿(χ2=0.164,P=0.686)及胸大肌水肿(χ2<0.001,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2抑脂信号强度呈等信号(OR=0.182,95%CI为0.036~0.914,P=0.039)、病变无导管扩张(OR=0.198,95%CI为0.047~0.846,P=0.029)是乳腺恶性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MRI检查表现为成簇环样强化的影像征象,T2抑脂信号强度呈等信号、病变无导管扩张是乳腺恶性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MRI有助于乳腺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螺旋断层放疗与容积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吉维, 刘梦岚, 文晓博, 袁美芳, 赵彪, 杨毅
    2021, 48 (9):  532-53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520-00103
    摘要 ( 247 )   HTML ( 30 )   PDF(676KB) ( 164 )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螺旋断层放疗(HT)与容积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特点及优势。方法 选取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HT计划和VMAT计划,并对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T和VMAT两种放疗计划计划肿瘤体积(PGTV)的D2%[(59.68±0.46)Gy vs. (60.06±0.20)Gy,t=-4.229,P<0.001]、D98%[(57.46±0.44)Gy vs. (57.20±0.07)Gy,t=2.912,P<0.001]、适形度指数(CI)(0.80±0.05 vs. 0.76±0.04,t=4.079,P<0.001)、均匀性指数(HI)(0.04±0.01 vs. 0.05±0.00,t=-5.50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D50%[(58.77±0.46)Gy vs. (58.75±0.11)Gy,t=0.179,P=0.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放疗计划计划靶体积(PTV)的D50%[(51.99±0.39)Gy vs. (52.39±0.36)Gy,t=-5.278,P<0.001]、D98%[(49.46±0.29)Gy vs. (48.35±0.46)Gy,t=9.538,P<0.001]、HI(0.19±0.01 vs. 0.21±0.01,t=-7.5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2%[(59.13±0.64)Gy vs. (59.09±0.46)Gy,t=0.511,P=0.614]、CI(0.83±0.04 vs. 0.82±0.04,t=1.637,P=0.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危及器官方面,HT和VMAT的左肺V5[(57.90±1.42)% vs. (52.40±5.74)%,t=4.812,P<0.001]、V20[(22.40±2.17)% vs. (18.40±3.16)%,t=5.573,P<0.001]、Dmean[(12.71±0.55)Gy vs. (11.46±1.26)Gy,t=4.963,P<0.001],右肺Dmean[(3.42±0.27)Gy vs. (2.49±0.24)Gy,t=13.310,P<0.001],右侧乳腺的Dmean[(4.41±0.50)Gy vs. (3.12±0.65)Gy,t=10.326,P<0.001],心脏V30[(0.55±0.37)% vs. (1.24±1.11)%,t=-4.020,P=0.001]、Dmean[(4.68±0.62)Gy vs. (3.83±0.88)Gy,t=7.335,P<0.001],左心房Dmean[(2.53±0.31)Gy vs. (2.16±0.28)Gy,t=5.488,P<0.001],右心房Dmean[(2.77±0.43)Gy vs. (2.20±0.30)Gy,t=7.103,P<0.001],右心室Dmean[(5.10±0.72)Gy vs. (3.72±0.94)Gy,t=9.802,P<0.001],脊髓D2%[(14.79±2.73)Gy vs. (5.42±2.23)Gy,t=14.7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放疗计划左心室Dmean[(5.10±1.19)Gy vs. (4.80±1.54)Gy,t=1.250,P=0.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计划和VMAT计划均能满足治疗要求,HT计划能提供更好的靶区适形性和剂量均匀性,而危及器官方面VMAT计划更具优势,HT计划仅在高剂量区受照方面表现出优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SCT影像学特征对结节型肺腺癌亚型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军, 赵霞, 李海飞, 张承
    2021, 48 (9):  537-54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17-00104
    摘要 ( 248 )   HTML ( 19 )   PDF(1113KB) ( 155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对结节型肺腺癌各亚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60例结节型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及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各病理亚型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同时进行诊断效能比较。结果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AAH+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浸润性腺癌变异型(VIAC)4种亚型结节型肺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7.07±7.92)岁、(59.37±6.96)岁、(60.68±8.83)岁、(63.33±6.8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1,P=0.304),但呈现出AAH+AIS<MIA<IAC<VIAC的特点。AAH+AIS、MIA、IAC、VIAC 4种亚型结节型肺腺癌患者的病灶最大径 [6.85(3.73) mm vs. 8.00(5.00) mm vs. 16.00(11.90) mm vs. 17.20(9.08) mm,H=55.107,P<0.001]、CT值[-563.50(176.63) HU vs. -536.00(293.50) HU vs. -235.50(346.50) HU vs. -23.00(30.50) HU,H=47.499,P<0.001]、结节实性占比[0 (0) vs. 0(0) vs. 49.00%(100.00%) vs. 100.00% (0),H=44.242,P<0.001]、空泡征[14(87.50%) vs. 35(100.00%) vs. 84(81.55%) vs. 3(50.00%),χ2=13.925,P=0.002]、充气支气管征[1(6.25%) vs. 2(5.71%) vs. 36(34.95%) vs. 2(33.33%),χ2=16.578,P=0.001]、肿瘤内血管征[13(81.25%) vs. 28(80.00%) vs. 64(62.14%) vs. 1(16.67%),χ2=11.168,P=0.009]、血管集束征[1(6.25%) vs. 3(8.57%) vs. 66(64.08%) vs. 6(100.00%),χ2=54.232,P<0.001]、短毛刺征[3(18.75%) vs. 11(31.43%) vs. 77(74.76%) vs. 6(100.00%),χ2=36.218,P<0.001]、分叶征[4(25.00%) vs. 18(51.43%) vs. 93(90.29%) vs. 6(100.00%),χ2=43.302,P<0.001]、胸膜牵拉征[0(0) vs. 6(17.14%) vs. 70(67.96%) vs. 5(83.33%),χ2=50.79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最大径(OR=0.858,95%CI为0.754~0.977,P=0.021)、胸膜牵拉征(OR=0.288,95%CI为0.084~0.993,P=0.049)是MIA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OR=1.131,95%CI为1.030~1.241,P=0.010)、胸膜牵拉征(OR=3.441,95%CI为1.279~9.254,P=0.014)是IA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诊断MIA的最佳阈值为11.05 mm,AUC为0.798(95%CI为0.724~0.872),敏感性为68.00%,特异性为85.70%;胸膜牵拉征诊断MIA的AUC为0.714(95%CI为0.623~0.806);病灶最大径与胸膜牵拉征诊断MIA的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8,P=0.066)。病灶最大径诊断IAC的最佳阈值为11.05 mm,AUC为0.827(95%CI为0.759~0.895),敏感性为75.70%,特异性为78.90%;胸膜牵拉征诊断IAC的AUC为0.743(95%CI为0.663~0.823);病灶最大径与胸膜牵拉征诊断IAC的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4,P=0.035),病灶最大径>11.05 mm诊断IAC的价值更优。结论 病灶最大径、胸膜牵拉征是诊断MIA、IA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11.05 mm诊断IAC的价值更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CeRNA网络介导恶性肿瘤表型调控的机制研究
    张静, 黄守国, 夏鹰
    2021, 48 (9):  544-54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122-00105
    摘要 ( 214 )   HTML ( 25 )   PDF(673KB) ( 183 )  

    竞争性内源RNA(CeRNA)是纵横交错的调控网络,该网络可介导恶性肿瘤细胞表型,包括增殖和抑制、自噬、无限生长、诱导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拟态、免疫逃逸等。了解CeRNA介导恶性肿瘤表型调控及其功能,有望为恶性肿瘤提供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环状RNA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张琬琛, 徐加杰, 张李卓, 葛明华
    2021, 48 (9):  549-55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206-00106
    摘要 ( 278 )   HTML ( 24 )   PDF(665KB) ( 174 )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中存在丰富且稳定的环状RNA,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环状RNA可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并且在不同的肿瘤中具有调节肿瘤免疫反应、调控肿瘤进展和介导肿瘤耐药等作用。探索和应用外泌体-环状RNA潜在的价值将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
    傅维达, 陈梦娇, 郭贵龙, 郑书荣
    2021, 48 (9):  553-55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517-00107
    摘要 ( 460 )   HTML ( 71 )   PDF(667KB) ( 461 )  

    肿瘤微环境(TME)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TME可分为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细胞成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质干细胞等,可通过招募和分泌多种保护性细胞因子增强肿瘤抗药性;非细胞成分如细胞外基质、缺氧和酸化等,可通过构建物理屏障、影响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等介导耐药。研究TME介导肿瘤耐药的机制,重塑TME,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底刚度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邓波儿, 孔为民
    2021, 48 (9):  557-55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122-00108
    摘要 ( 226 )   HTML ( 18 )   PDF(657KB) ( 172 )  

    基底刚度是细胞外基质重要的力学参数之一。不同的基底刚度均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运动和细胞表型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基底刚度变化与肿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可引起肿瘤干细胞特性的改变和某些信号通路激活或失活,主要涉及ABCG2蛋白和Akt/mTOR/Sox2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基底刚度在恶性肿瘤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L1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疗中的应用
    吴宇平, 张潇宇, 陆克义
    2021, 48 (9):  560-56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08-00109
    摘要 ( 639 )   HTML ( 31 )   PDF(664KB) ( 265 )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参与免疫检查点调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PD-L1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不同,可作为诊断部分肿瘤的生物标志物,PD-L1的表达与更高的肿瘤侵袭性及更高的复发风险相关,PD-1/PD-L1免疫检查点是部分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进一步探讨PD-1/PD-L1通路的作用机制、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治作用及其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为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靶向Neddylation修饰通路及通路抑制剂MLN4924的抗肺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朱峰, 王诗雯, 鲜敬荣, 刘越, 赵虎, 张艳梅
    2021, 48 (9):  564-567.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517-00110
    摘要 ( 314 )   HTML ( 16 )   PDF(665KB) ( 163 )  

    Neddylation修饰通路在肺癌中过度活化,可通过激活其底物CRL泛素连接酶活性诱导CRL抑癌蛋白底物降解,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Neddylation修饰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和衰老,发挥抗肺癌作用。此外,通过靶向Neddylation修饰通路关键酶及其底物Cullin家族蛋白也可以抑制肺癌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防性全脑照射引起小细胞肺癌患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张红娥, 周清华, 刘洁薇, 代爽, 周洁
    2021, 48 (9):  568-571.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07-00111
    摘要 ( 285 )   HTML ( 24 )   PDF(667KB) ( 166 )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早期易发生脑转移。预防性全脑照射(PCI)可以降低SCLC患者脑转移的风险,但PCI导致脑结构及功能损伤发生率较高,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现有治疗方法虽然能缓解部分临床症状,但无法有效逆转脑损伤过程,导致患者的生存获益下降。深入了解PCI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探索预防及治疗的有效策略,对改善SCLC预后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氧化二砷抗肝癌机制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
    杜佳航, 陈栋, 陈耀庭
    2021, 48 (9):  57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01-00112
    摘要 ( 225 )   HTML ( 21 )   PDF(658KB) ( 178 )  

    三氧化二砷(ATO)参与肝癌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增殖抑制、侵袭转移抑制和肿瘤干细胞抑制等。ATO在肝癌治疗中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单药治疗、联合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等。进一步研究ATO抗癌机制及临床应用有望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安罗替尼致小细胞肺癌患者脑梗死二例
    林雅茹, 马晓林, 孙磊, 王桂春, 张琳, 路中
    2021, 48 (9):  575-576.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223-00113
    摘要 ( 323 )   HTML ( 24 )   PDF(929KB) ( 233 )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安罗替尼为其标准三线治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出血等。现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安罗替尼治疗期间导致脑梗死病例予以报道,并探讨导致脑梗死的相关机制,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