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8-07-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张芸,纪惜銮,罗朝霞,杨顺,商琰红,谢亮,贾友超,李结明,臧爱民,姜舒
    2018, 45 (7):  385-39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1
    摘要 ( 482 )   PDF(1504KB) ( 683 )  
    目的  研究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BiCAR-T细胞)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其对NOD SCID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制备BiCAR-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分为实验组(BiCAR-T细胞)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设立不同的效靶比(5∶1、10∶1、20∶1),用CCK8法测定BiCAR-T细胞体外对HL60细胞的杀伤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BiCAR-T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48 h后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用HL60细胞尾静脉注射NOD SCID小鼠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观察BiCAR-T细胞体内抑瘤作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NOD SCID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通过尾静脉注射0.9% NaCl,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107个HL60细胞造模,造模20 d后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2×107个BiCART细胞,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0.9% NaCl,每周注射3次,共2周,注射体积均为0.2 ml。治疗2周后取小鼠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BiCAR-T细胞CAR的表达率>50.00%。效靶比为5∶1、10∶1、20∶1时,实验组BiCAR-T细胞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5.43±1.32)%∶(16.18±0.75)%、(50.33±3.11)% ∶(25.47±1.27)%和(85.89±3.96)% ∶(49.45±2.77)%,其中BiCAR-T细胞和T淋巴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率的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17,P<0.001);不同效靶比时BiCAR-T细胞和T淋巴细胞对HL60细胞杀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09,P<0.001);不同效靶比时BiCAR-T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效率均显著优于T淋巴细胞(F=45.36,P<0.001)。实验组BiCAR-T细胞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与HL60细胞共培养48 h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分别为(435.65±20.44)pg/ml∶(356.75±19.87)pg/ml、(1 639.98±95.75)pg/ml∶(1 109.37±80.98)pg/ml和(3 467.43±187.54)pg/ml∶(2 245.52±112.66)pg/ml,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IFN-γ水平的主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24,P<0.001);不同效靶比时IFN-γ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67,P<0.001);不同效靶比时实验组的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46.31,P<0.001)。对小鼠肝、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BiCAR-T细胞是一种经基因工程修饰的高效靶向的免疫细胞,能于体内外强效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浸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陈宏存,李良,江鸣,张军,姚宝忠,姜友,廖理芳
    2018, 45 (7):  391-39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2
    摘要 ( 1031 )   PDF(723KB) ( 651 )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以喉返神经为界,分为Ⅵ-A区(浅层)与Ⅵ-B区(深层,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分析右侧中央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指数。结果  98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右侧ⅥB区淋巴结转移(1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肿瘤大小(χ2=12.864,P<0.001)、肿瘤包膜侵犯(χ2=16.354,P<0.001)、右侧Ⅵ-A区淋巴结是否转移(χ2=16.065,P<0.001)、肿瘤数量(χ2=15.593,P<0.001)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χ2=21.098,P<0.001)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无关(均P>0.05)。PTC患者Ⅵ-B区淋巴结转移与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为2.5个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0%、70.00%,AUC为0.754,Youden指数为0.406。结论  对于PT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1 cm、包膜侵犯、Ⅵ-A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多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均为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当右侧Ⅵ-A区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时需行Ⅵ-B区淋巴结清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改良根治术式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邱涵,孔珺
    2018, 45 (7):  395-3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3
    摘要 ( 732 )   PDF(663KB) ( 597 )  
    目的  探讨常规与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式治疗Ⅰ~Ⅱa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与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美观性评分,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163.36±39.13)min∶(144.74±34.62)min]和术中出血量[(128.10±22.52)ml∶(114.32±18.89)ml]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P<0.001;t=2.87,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9±3.38)个∶(14.68±3.14)个,t=0.61,P=0.480]。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手术美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61±0.38∶7.28±0.84;9.32±0.46∶7.05±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P<0.001;t=3.51,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社会/家庭状况评分(22.86±5.21∶19.23±4.38)、功能状况评分(15.85±3.18∶9.32±2.39)、情感状况评分(18.85±3.98∶15.32±2.39)及总分(95.73±14.16∶82.26±10.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01;t=3.19,P<0.001;t=3.51,P<0.001;t=3.24,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0%∶1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320);同时两组患者随访3年局部复发率(0∶2.00%)、远处转移率(4.00%∶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χ2=0.00,P=1.000),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为100.00%。结论  相较于常规改良根治术式,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式用于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美观性,改善患者总体生命质量,且未增加远期复发转移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血液炎性标志物对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生存预后的影响
    郭信伟,周绍兵,刘阳晨,冀胜军,高飞
    2018, 45 (7):  400-40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4
    摘要 ( 448 )   PDF(1428KB) ( 656 )  
    目的  探索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等血液炎性指标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生存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根据NLR、PLR和LMR的中位值2.8、127.3、3.8,分别将患者分为NLR≥2.8组和NLR<2.8组、PLR≥127.3组和PLR<127.3组、LMR≥3.8组和LMR<3.8组,比较患者一般生存情况,分析NLR、PLR、LMR对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 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LR和LM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17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位PFS为17个月,1、3、5年PFS率分别为66.7%、21.4% 和17.9%; 中位OS为36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4.9%、46.2% 和28.2%。其中, 患者NLR、PLR、LMR的高低均与食管癌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均P<0.05),在NLR<2.8组与≥2.8组患者中,其中位PFS分别为24个月(95%CI为19.788~28.212)和13个月(95%CI为10.153~15.847),1、3、5年PFS率分别为78.9%、35.1%、31.6%和55.0%、8.3%、5.0% (χ2=15.601,P<0.001);在PLR<127.3组与≥127.3组患者中,其中位PFS分别为24个月(95%CI为19.891~28.109)和15个月(95%CI为11.832~18.168),1、3、5年PFS率分别为78.0%、30.5%、27.1%和55.2%、12.1%、8.6% (χ2=7.621,P=0.006);而在LMR<3.8组与≥3.8组患者中,其中位PFS为14个月(95%CI为11.534~16.466)和21个月(95%CI为16.783~25.217),1、3、5年PFS率分别为57.9%、8.8%、5.3%和 75.0%、33.3%、30.0%(χ2=10.201,P=0.001)。另外,在NLR<2.8组与≥2.8组患者中,中位OS分别为42个月(95%CI为29.188~48.282)、27个月(95%CI为20.358~33.642),其1、3、5年OS率分别为98.2%、56.1%、47.4%和91.7%、36.7%、10.0% (χ2=19.161,P<0.001);在PLR<127.3组与≥127.3组患者中,其中位OS分别为38个月(95%CI为31.310~44.690)、27个月(95%CI为19.537~34.463),1、3、5年OS率分别为94.9%、54.2%、37.3%和93.1%、37.9%、19.6% (χ2=7.019, P=0.008);在LMR<3.8与≥3.8的患者中,中位OS为30个月(95%CI为23.659~36.341)和38个月(95%CI为27.878~48.121),1、3、5年OS率分别为91.2%、36.8%、12.3%和 95.0%、55.3%、43.3% (χ2=10.201,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1.292,95%CI为1.077~2.211,P=0.048)、N分期(HR=1.773,95%CI为1.186~2.651,P=0.005)、TNM分期(HR=1.768,95%CI为1.181~2.645,P=0.006)、NLR(HR=2.193,95%CI为1.450~3.316,P<0.001)、PLR(HR=1.722,95%CI为1.149~2.581,P=0.009)和LMR(HR=0.531,95%CI为0.353~0.799,P=0.002)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的PFS密切相关, T分期(HR=1.982,95%CI为1.162~3.383, P=0.012)、N分期(HR=1.910,95%CI为1.243~2.934,P=0.003)、TNM分期(HR=2.115,95%CI为1.375~3.252,P=0.001)、NLR(HR=2.599,95%CI为1.657~4.078,P<0.001)、PLR(HR=1.764,95%CI为1.145~2.717,P=0.010)和LMR(HR=0.470, 95%CI为0.303~0.728,P=0.001)也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的OS密切相关。但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显示,只有TNM分期(HR=1.608,95%CI为1.057~2.445,P=0.026)与NLR(HR=1.886,95%CI为1.133~3.138,P=0.015)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TNM分期(HR=1.867,95%CI为1.190~2.928,P=0.007)与NLR(HR=2.226,95%CI为1.292~3.835,P=0.004)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分析NLR、PLR和LMR对患者PFS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NLR、PLR和LM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95%CI为0.615~0.835,P=0.001)、0.657(95%CI为0.533~0.781,P=0.025) 和0.290(95%CI为0.178~0.402,P=0.003);ROC曲线分析NLR、PLR和LMR对患者OS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NLR、PLR和LMR的AUC分别为0.731 (95%CI为 0.632~0.829,P<0.001)、0.613(95%CI为0.501~0.726,P=0.057)和0.308 (95%CI为 0.205~0.412,P=0.053)。结论  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预后方面,NLR优于PLR和LMR。NLR在预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的疗效观察
    高斌成,郭卉,孙乐,钟敏,崔立春
    2018, 45 (7):  408-4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5
    摘要 ( 523 )   PDF(714KB) ( 548 )  
    目的  观察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长安医院收治的66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n=33)和索拉非尼+TACE组(n=33)。随访2年,观察临床疗效,包括患者疾病控制率、6个月及1年生存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及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索拉非尼+TACE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4.85%(28/33),显著高于TACE组的60.61%(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索拉非尼+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0.30个月,相较于TACE组(12.50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70,P=0.000)。索拉非尼+TACE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93.93%、75.76%,均高于TACE组(84.85%、51.52%)。索拉非尼+TACE组的1年复发转移率为21.21%,与TACE组(39.39%)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P=0.041)。治疗6个月后,索拉非尼+TACE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1 911.53±457.86)ng/ml,显著低于TACE组(2 979.83±842.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6,P=0.001)。Child-Pugh评分为A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ChildPugh B的患者(20.50个月∶13.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3,P=0.046)。索拉非尼+TACE组和TACE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88%∶60.61%;χ2=6.418,P=0.011)。结论  在TACE基础上应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NF-α、TNFR1、TNFR2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田芸,曾健,翟光宇
    2018, 45 (7):  412-4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6
    摘要 ( 564 )   PDF(1611KB) ( 656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收治的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CSCC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时期收治的4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HSIL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qRT-PCR检测TNF-α、TNFR1、TNFR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NFR1、TNF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TNF-α mRNA、TNFR1 mRNA表达水平与C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TNF-α阳性率分别为8.0%(4/50)、59.2%(29/49)、73.2%(30/41),3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786,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SIL组、CSCC组的阳性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175,P<0.001;χ2=40.883,P<0.001);但CSCC组与HSIL组的TNF-α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4,P=0.164)。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TNF-α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32±0.21、3.64±0.41、7.51±1.42,3组之间的TNF-α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5.800,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SIL组、CSCC组的TNF-α mRNA表达量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47,P<0.001;t=51.012,P<0.001),且CSCC组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HSI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39,P<0.001)。TNFR1 mRNA在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13、0.89±0.21、2.23±0.46,3组之间TNF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5.900,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SIL组、CSCC组的TNFR1 mRNA表达量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57,P<0.001;t=26.587,P<0.001),且CSCC组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HSI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07,P<0.001)。TNFR2 mRNA在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38±0.14、0.41±0.11、0.44±0.12,3组之间TNFR2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3,P=0.075)。Western blottting检测结果显示,TNFR1在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18、1.95±0.21、3.38±0.73,3组之间TNFR1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98.000,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SIL组、CSCC组的TNFR1表达强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73,P<0.001;t=39.894,P<0.001),且CSCC组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HSI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57,P<0.001)。TNRF2在正常组、HSIL组、CSCC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98±0.15、1.02±0.17、1.07±0.21,3组之间TNFR2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38,P=0.056)。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检测结果一致。CSCC组织中的TNF-α mRNA表达量与患者的肿瘤大小(t=-8.868,P<0.001)、分化程度(t=-5.644,P<0.001)、临床分期(t=-19.329,P<0.001)、浸润深度(t=-11.170,P<0.001)、淋巴结转移(t=-8.339,P<0.001)密切相关,TNFR1 mRNA表达量也与肿瘤大小(t=-13.309,P<0.001)、分化程度(t=-13.449,P<0.001)、临床分期(t=-12.949,P<0.001)、浸润深度(t=-18.124,P<0.001)、淋巴结转移(t=-20.506,P<0.001)密切相关。结论  在宫颈癌组织中,TNF-α、TNFR1表达异常升高,TNFR2无明显变化。TNF-α、TNFR1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是宫颈组织恶变的潜在信号,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TNFR2对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显著弱于TNFR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韩婷婷,石明伟,吴黎明,王颖杰,王凡
    2018, 45 (7):  419-4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7
    摘要 ( 619 )   PDF(833KB) ( 580 )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1例骨转移癌患者,均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联合骨转移灶的放疗(30~40 Gy/10~20 F),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55%(29/31)。完全缓解(CR)8例,占25.81%;中度缓解(PR)18例,占58.06%;轻度缓解3例,占9.68%;无效2例,占6.45%。疼痛缓解的中位起效时间为治疗开始后第6天,中位维持时间为7个月;骨转移灶的控制情况,CR 1例(3.23%),PR 16例(51.61%),疾病稳定13例(41.94%),疾病进展1例(3.23%),总控制率为96.78%;治疗后患者功能状态评分明显提高(83.71±5.77∶78.87±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7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和骨髓抑制,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35.48%(11/31),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5.81%(8/31),蛋白尿发生率为16.13%(5/31),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6.13%(5/31)。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β2微球蛋白与肿瘤
    王娟,钟春生,张朝阳
    2018, 45 (7):  423-42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8
    摘要 ( 821 )   PDF(653KB) ( 889 )  
    β2微球蛋白(β2-MG)在正常机体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低,而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主要功能是参与调控肿瘤细胞中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及血管生成,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肿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已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证实,以β2-MG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有望成为肿瘤新一代的靶向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董海燕,庞晓燕,窦磊,李丰鑫,田东立,张颐
    2018, 45 (7):  427-4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09
    摘要 ( 577 )   PDF(654KB) ( 686 )  
    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EX)是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膜性小泡体,携带蛋白、核酸等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可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EX可改变肿瘤细胞外基质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换从而增强肿瘤细胞侵袭力,TEX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使循环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TEX还可诱导转移靶器官形成转移前微环境,并在循环肿瘤细胞定植后诱导生成肿瘤血管促进肿瘤转移。了解TEX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能有效阻断相关信号通路,为临床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扰素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卢迪,张钧栋,郭庚,王小刚
    2018, 45 (7):  432-4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10
    摘要 ( 411 )   PDF(654KB) ( 415 )  
    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由于其生长部位的特殊性,使胶质瘤的治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干扰素信号通路中有很多关键分子在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干扰素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所涉及的关键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脑胶质瘤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理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增敏中的作用
    梁衡,李利亚
    2018, 45 (7):  436-43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11
    摘要 ( 377 )   PDF(652KB) ( 625 )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有效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研究表明热疗、肿瘤治疗电场、交变微电流、高压氧疗法、声动力疗法等物理治疗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等途径,起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增敏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戴春阳,李明
    2018, 45 (7):  440-44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12
    摘要 ( 655 )   PDF(712KB) ( 748 )  
    SEPT9基因属于SEPT基因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中SEPT9基因呈现高度甲基化。检测SEPT9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参与的信号通路,分析不同标本类型在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比较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
    金兰,康晓静
    2018, 45 (7):  444-4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7.013
    摘要 ( 749 )   PDF(662KB) ( 1311 )  
    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逐渐显现,目前已知的药物耐药机制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再活化、MAPK旁路途径的激活、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微小RNA的异常表达等。通过黑色素瘤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免疫联合治疗等策略可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