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敲低Stat5对甲状腺癌TT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李艳,陈琼霞,王绪明
    2018, 45 (1):  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1
    摘要 ( 527 )  
    目的研究敲低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Stat5)对甲状腺癌TT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培养甲状腺癌TT细胞并分为Stat5小干扰RNA(siRNA)组和NCsiRNA组,分别转染Stat5的siRNA和阴性对照的NCsiRNA。转染后,采用Transwell模型检测细胞的侵袭数目,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测定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基因、EMT标志基因、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转染siRNA后12 h、18 h、24 h,Stat5siRNA组细胞的侵袭数目均显著低于NCsiRNA组(42.39±5.82∶64.41±8.49,t=-4.784,P=0.001;51.23±6.38∶78.54±9.52,t=-5.329,P<0.001;60.35±8.35∶98.42±11.25,t=-6.076,P<0.001)。转染siRNA后24 h,Stat5siRNA组细胞中MMP1、MMP2、MMP9、MMP13、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Ang)1、Ang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CsiRNA组(0.42±0.07∶1.03±0.15,t=-8.240,P<0.001;0.35±0.06∶1.01±0.13,t=-10.307,P<0.001;0.29±0.05∶1.05±0.18,t=-9.097,P<0.001;0.54±0.08∶0.98±0.12,t=-6.822,P<0.001;0.38±0.06∶1.04±0.18,t=-7.778,P<0.001;0.29±0.04∶1.06±0.12,t=-12.612,P<0.001;0.36±0.07∶1.06±0.14,t=-10.000,P<0.001;0.43±0.08∶0.97±0.12,t=-8.372,P<0.001;0.25±0.03∶1.03±0.12,t=-14.100,P<0.001;0.19±0.03∶0.99±0.13,t=-13.408,P<0.001),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NCsiRNA组(2.88±0.42∶0.98±0.12,t=9.726,P<0.001)。结论敲低Stat5对甲状腺癌TT细胞侵袭及EMT具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对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
    李研
    2018, 45 (1):  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2
    摘要 ( 722 )   PDF(862KB) ( 876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20 μg/ml)、顺铂组(40 μg/ml)和联合干预组(白藜芦醇20 μg/ml+顺铂20 μg/ml),每组10个复孔;给药干预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反转录PCR法(RTPCR)检测Bax mRNA、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联合干预组与顺铂组比较:联合干预组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53.0±8.1)%]显著高于顺铂组[(37.5±6.5)%,P=0.017],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61.2±3.4)%]显著高于顺铂组[(54.9±2.8)%,P=0.017]、G2M期比例[(5.1±0.5)%]显著低于顺铂组[(8.6±0.9)%,P=0.008],细胞凋亡指数[(59.3±7.4)%]显著高于顺铂组[(43.6±6.0)%,P=0.015],Bax/Bcl2值(4.6±1.8)较顺铂组(3.3±1.4)显著升高(P=0.026),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0.47±0.15)较顺铂组(0.38±0.12)显著上调(P=0.011)。白藜芦醇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SKOV3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46.5±2.4)%]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7.8±1.9)%,P=0.023],Bcl2 mRNA表达[(32.9±11.2)×10-3]较空白对照组[(44.8±13.0)×10-3]显著下调(P=0.028)、Bax/Bcl2比值(2.1±0.8)较空白对照组(1.5±0.6)显著升高(P=0.019),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0.26±0.10)较空白对照组(0.08±0.03)显著上调(P<0.001)。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提高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以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上清和细胞 沉淀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比较
    李慧,严时,刘岩,柳影,马丽霞,刘显红,程颖
    2018, 45 (1):  1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3
    摘要 ( 485 )   PDF(853KB) ( 955 )  
    目的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PE)中上清和细胞沉淀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结果差异,为临床精确检测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386例晚期NSCLC患者MPE标本(实验组202例,验证组184例)。实验组根据MPE中肿瘤细胞含量将标本分为4组:无细胞组(n=77)、(1~5)×104个/ml细胞组(n=43)、(6~10)×104个/ml细胞组(n=52)和>10×104个/ml细胞组(n=30),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分别对同一个标本的上清和细胞沉淀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对比两组EGFR基因突变的阳性检测率。在验证组中只检测上清或细胞沉淀来验证已建立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总EGFR基因突变率为30.7%(62/202)。无细胞组上清标本中EGFR突变率(37.6%)高于沉淀标本(33.8%);(1~5)×104个/ml和(6~10)×104个/ml细胞组上清和沉淀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相同(分别为25.6%和21.1%),但两种标本之间存在基因突变不一致现象;>10×104个/ml细胞组中两种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相同(33.3%),突变一致率为100%。在184例验证标本中,上清标本EGFR突变率为32.7%(36/110),细胞沉淀标本EGFR突变率为32.4%(2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7)。结论无肿瘤细胞的晚期NSCLC患者MPE也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MPE标本具有异质性,无细胞上清和细胞沉淀中EGFR基因突变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MPE中肿瘤细胞数量和性质进行病理评估后选择最佳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提高阳性检测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FF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李波,张建省,李嘉琦,杨懿,张洪新,牟佼
    2018, 45 (1):  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4
    摘要 ( 539 )   PDF(2162KB) ( 1192 )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因子(MFF)在肝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作用。方法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FF在肝癌组织与细胞株中的表达。②小干扰RNA(siRNA)干涉MFF表达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iCtrl、siMFF#1、siMFF#2组MFF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③siRNA干涉MFF表达后,用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MFF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MF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RNA水平M(QR):0.292(0.443)∶0.235(0.333),Z=-4.166,P<0.001;蛋白水平M(QR):5.414(4.545)∶3.120(3.955),Z=-3.961,P<0.001];MFF在所有被检测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细胞。②干涉MFF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siCtrl vs. siMFF#1:5.29±0.34∶3.34±0.37,P=0.014;siCtrl vs. siMFF#2:5.29±0.34∶3.09±0.40,P=0.010);干涉MFF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克隆形成(siCtrl vs. siMFF#1:95.35±21.20∶37.56±10.61,P=0.003;siCtrl vs. siMFF#2:95.35±21.20∶41.23±10.82,P=0.004)。③干涉MFF可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siCtrl vs. siMFF#1:9.56%±1.70%∶20.08%±2.03%,P<0.001;siCtrl vs. siMFF#2:9.56%±1.70%∶21.14%±1.38%,P<0.001)。结论MFF在肝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提示MFF是潜在的癌基因与肿瘤治疗靶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OP2A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的预后价值分析
    袁佳仪,何恒晶,毕娅琼,郭梓鑫,肖宇,李胜
    2018, 45 (1):  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5
    摘要 ( 531 )   PDF(831KB) ( 860 )  
    目的探讨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膀胱癌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13507(n=165)和GSE31189(n=52),对膀胱癌患者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和生存期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预测受TOP2A调控的相关通路。结果TOP2A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5.823±1.079∶4.820±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6,P<0.001)。TOP2A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χ2=5.926,P=0.015)、性别(χ2=6.046,P=0.014)、T分期(χ2=19.484,P<0.001)、N分期(χ2=9.178,P=0.002)、M分期(χ2=21.142,P<0.001)、疾病分级(χ2=47.005,P<0.001)、病情进展(χ2=11.735,P=0.001)有关,而与肿瘤是否复发(χ2=0.808,P=0.369)无明显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OP2A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第100个月时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明显低于TOP2A低表达组患者(66.59%∶8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0,P<0.001);TOP2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1.77个月和134.9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0,P=0.008)。GSEA结果提示TOP2A可能调节了MYCV1信号通路(P=0.035,FDR=0.132)、MYCV2信号通路(P=0.012,FDR=0.058)、E2F信号通路(P<0.001,FDR=0.006)和G2M检查点(P=0.006,FDR=0.044)相关的基因集。结论TOP2A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TOP2A可作为潜在的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LCN2与PSA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 诊断价值
    毕泗成,刘浩,张鹏,李喆,买铁军,祝志臻
    2018, 45 (1):  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6
    摘要 ( 489 )   PDF(1016KB) ( 892 )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Ca患者(PCa组,n=82)、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n=40)、健康体检者(NC组,n=30)血清LCN2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PSA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CN2联合PSA检测对PC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LCN2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Ca组、BPH组和NC组患者血清LCN2水平分别为(88.97±40.83)pg/ml、(53.12±25.66)pg/ml、(13.34±4.86)pg/ml(F=61.306,P<0.001),PCa组LCN2水平明显高于BPH组和NC组(均P<0.001)。3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分别为(17.65±8.43)ng/ml、(11.27±3.56)ng/ml、(2.61±0.87)ng/ml(F=60.959,P<0.001),PCa组PSA水平明显高于BPH组和NC组(均P<0.001)。PCa患者血清LCN2与PS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60,P<0.001)。不同Gleason评分、TNM分期、远处转移的PCa患者血清LCN2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46,P<0.001;t=3.421,P=0.001;t=3.622,P=0.010)。血清LCN2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95%CI为0.677~0.850,P<0.001),敏感性为62.2%,特异性为85.0%;血清PSA的AUC值为0.750(95%CI为0.665~0.836,P<0.001),敏感性为51.2%,特异性为87.5%;血清LCN2和PSA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22(95%CI为0.749~0.895,P<0.001)。结论PCa患者血清LCN2水平增高,与PCa的进展密切相关,是诊断PCa潜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LCN2和PS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Ca的早期诊断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间隙连接蛋白43与肿瘤
    文晓荣,莫红梅,郭涛,丁梦婷
    2018, 45 (1):  3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7
    摘要 ( 724 )   PDF(639KB) ( 793 )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通道,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对细胞生长、分化及组织稳态至关重要。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间隙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Cx43基因表达异常易导致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缺陷,这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Cx43有望成为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荧光在循环肿瘤细胞鉴定中的应用
    于华杰,韩露,欧洋,李胜,高德海
    2018, 45 (1):  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8
    摘要 ( 468 )   PDF(648KB) ( 1064 )  
    当前鉴定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很多,荧光在循环肿瘤细胞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含有荧光基团的抗体、探针和适体等标记循环肿瘤细胞,可以更直观地对被标记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细胞因子、CD45和荧光原位杂交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循环肿瘤细胞相关试验的鉴定环节中。近年来人们探索了利用荧光探针直接鉴定循环肿瘤细胞的可行性,随着生物荧光探针和共聚焦显微镜光学切片成像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利用荧光探针直接鉴定循环肿瘤细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南兆棣,陈绍水
    2018, 45 (1):  3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09
    摘要 ( 423 )   PDF(655KB) ( 1175 )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典型代表,它们有明确的分子靶标并且疗效显著,但许多基因未突变的患者不能从中获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免疫靶向治疗成为NSCLC治疗的新焦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等抑制剂在一系列NSCLC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
    李丹,楼寒梅
    2018, 45 (1):  4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0
    摘要 ( 467 )   PDF(658KB) ( 2005 )  
    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是临床难点,多数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或放疗的机会,以化疗为主的姑息性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为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改善了患者的疗效及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中的意义
    李丛池,侯丽虹
    2018, 45 (1):  4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1
    摘要 ( 640 )   PDF(648KB) ( 994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作为一种简单、低廉的预后指标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显示,诱导治疗期间不同时间点ALC及其比值在评估ALL预后中显示出重要价值,有望为后续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微小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袁青,陈绍水
    2018, 45 (1):  5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2
    摘要 ( 481 )   PDF(635KB) ( 683 )  
    循环微小RNA(miRNA)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在MM的早期预测、疾病诊断、预后评估、监测进展及评估耐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miRNA有望成为MM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刘小兰,关涛,苏丽萍
    2018, 45 (1):  5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3
    摘要 ( 1008 )   PDF(638KB) ( 1626 )  
    微小残留病(MRD)作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预后因素,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细胞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和分子学检测方法(包括PCR和基因测序),各检测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缺点。在临床应用方面,对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传统化疗的患者,MRD阴性均可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而且,MRD状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
    王燕军,康晓静
    2018, 45 (1):  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4
    摘要 ( 1403 )   PDF(644KB) ( 1454 )  
    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可能限制了黑色素瘤的研究及其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对黑色素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一些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黑色素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是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遗传基因突变是黑色素瘤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为患者提供预后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信息。表观遗传改变可作为诊断黑色素瘤的一种非侵入性手段,也可作为判断预后和预测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黑色素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疾病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克唑替尼对比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孟娟, 王美清, 李建旺, 程小珍, 谢宗宙, 朱燕兴
    2018, 45 (1):  6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1.015
    摘要 ( 364 )   PDF(630KB) ( 9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