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下调EZH2提高胃癌SGC7901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万倩, 李弦, 邓野, 王丹, 杨继元
    2018, 45 (2):  65-6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1
    摘要 ( 327 )   PDF(2526KB) ( 432 )  
    目的探讨下调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针对EZH2 mRNA序列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iRNA)片段,将其分为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ZH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处理各组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转染EZH2 siRNA后,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EZH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5±0.190、0.241±0.152、0.450±0.097,3组均低于阴性对照组(1.165±0.3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2;P=0.007)。SGC7901胃癌细胞转染最佳siRNA片段后,干扰组的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036±0.017,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362±0.026、0.398±0.03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745,P<0.001),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奥沙利铂浓度为2、4、8、16μg/ml时,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07±2.822)%、(5.867±2.272)%、(5.333±1.883)%,F=28.185,P=0.001;(54.953±2.550)%、(22.177±1.871)%、(20.077±6.032)%,F=74.206,P<0.001;(60.337±1.641)%、(34.597±3.592)%、(30.227±5.273)%,F=54.897,P<0.001;(78.340±2.081)%、(61.857±3.507)%、(63.077±8.473)%,F=8.586,P=0.017],而奥沙利铂浓度为32μg/ml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450±3.715)%、(72.190±3.948)%、(70.731±17.080)%,F=1.358,P=0.326]。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奥沙利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178、12.643、13.601μg/ml。结论下调EZH2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提高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说明EZH2基因在胃癌化疗进展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深入研究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榄香烯乳注射液维持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复发时间影响的临床观察
    宋爱英, 高飞, 李雨, 游小晴, 庞雪莹
    2018, 45 (2):  70-7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2
    摘要 ( 530 )   PDF(1536KB) ( 491 )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通过胸腔穿刺彻底引流胸腔积液,灌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及卡铂,观察组序贯榄香烯乳注射液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00%, χ2=8.780, P=0.00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5%CI)分别为10.00(9.15~10.85)个月和6.00(4.74~7.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75,P<0.001)。观察组在灌注治疗后第1、6、12个月生命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2.22%、57.78%、54.55%,对照组分别为84.44%、23.26%、0,其中第6和第12个月生命质量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0,P=0.001;χ2=32.39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7.78%、9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榄香烯乳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维持治疗效果明显,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并能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引导射频消融同期瘤内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朱勇刚, 卢斌, 周成伟, 赵伟军, 赵晓东
    2018, 45 (2):  73-7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3
    摘要 ( 515 )   PDF(1974KB) ( 523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同时进行瘤内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因高龄而未接受全身化疗的38例Ⅲ期NSCLC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于CT引导射频消融后给予瘤内化疗药物洛铂,对照组仅接受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1年生存率及近期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89.5%∶63.2%)及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78.9%∶5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4;P=0.170)。实验组与对照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42.1%(8/19)和31.6%(6/19)、稳定率分别为52.6%(10/19)和52.6%(10/19)、恶化率分别为5.3%(1/19)和15.8%(3/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7;P=1.000;P=0.290)。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9.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34)。实验组患者3级内疼痛(31.6%∶42.1%)、低热(21.1%∶26.3%)、气胸(31.6%∶42.1%)、消化道反应(15.8%∶31.6%)、骨髓抑制(5.3%∶15.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1;P=0.703;P=0.501;P=0.252;P=0.290)。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瘤内化疗治疗Ⅲ期NSCLC患者可提高短期生存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长期生存率方面尚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ASSF2A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的相关性分析
    安亮,李俊,陈玉祥,方向
    2018, 45 (2):  77-7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4
    摘要 ( 432 )   PDF(1589KB) ( 544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共111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取其肿瘤组织及相关正常黏膜组织为标本,应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COBRA)检测RASSF2A基因在不同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 分析RASSF2A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ASSF2A基因甲基化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分别为83.78%(93/111)和7.21%(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45,P<0.001)。RASFF2A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类(χ2=3.554,P=0.314)、Duke分期(χ2=3.217,P=0.359)以及肿瘤部位(χ2=1.060,P=0.303)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大肠癌中存在RASSF2A的过甲基化,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ag1和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蒋润梅, 田智, 廖江涛, 曾娟利
    2018, 45 (2):  80-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5
    摘要 ( 563 )   PDF(3911KB) ( 471 )  
    目的研究Ea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Eag1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癌组织标本73例、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2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73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结直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Eag1、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Eag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率为86.30%(63/73),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的20.00%(5/25)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的10.0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9,P<0.001; χ2=24.874,P<0.001);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率为89.04%(65/73),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的56.00%(14/25)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的30.00%(3/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0,P<0.001; χ2=16.911,P<0.001)。Eag1与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c=0.580,P=0.010;c=0.669,P<0.001)。RTqPCR检测结果表明Eag1和VEGF的mRNA在结直肠癌组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0±0.34、3.14±0.44,在结肠腺瘤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2±0.22、1.61±0.15,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16、1.00±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546,P=0.014;F=5.363,P=0.025),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的相对表达量约为正常结直肠黏膜中表达量的4.50倍(t=31.851,P=0.003)和3.14倍(t=6.870,P=0.014)。Eag1、VEGF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F=840.725,P<0.001;F=102.950,P<0.001)、浸润深度(t=4.754,P<0.001;t=8.557,P<0.001)、Duke分期(F=179.902,P<0.001;F=55.911,P<0.001)和淋巴结转移(t=20.337,P<0.001;t=25.218,P<0.001)显著相关,与患者年龄(t=0.196,P=0.845;t=0.534,P=0.595)、性别(t=0.409,P=0.684;t=1.078,P=0.28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ag1、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利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omentin-1、Ang-2表达的影响
    杜为光
    2018, 45 (2):  87-9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6 
    摘要 ( 478 )   PDF(2332KB) ( 399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网膜素1(omentin1)、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入我院的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外周血omentin1及Ang2的表达情况、生命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9,P=0.020)。治疗后观察组omentin1及Ang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3.7±18.1)ng/ml∶(52.1±17.9)ng/ml,t=2.214,P=0.029;(2.0±0.2)g/L∶(2.3±0.3)g/L,t=6.028,P<0.001]。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7.6±11.2)∶(68.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2,P<0.001)。观察组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皮肤损伤、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6%∶42.2%, χ2=0.421,P=0.517;44.4%∶37.8%, χ2=0.413,P=0.520;6.7%∶0, χ2=3.101,P=0.078;35.6%∶31.1%, χ2=0.202,P=0.65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omentin1及Ang2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增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金涛, 李金凤
    2018, 45 (2):  92-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7
    摘要 ( 440 )   PDF(1718KB) ( 438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肾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外纳入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MMP9及TIMP1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461.7±53.6)pg/ml∶(142.9±31.7)pg/ml;t=32.840,P<0.001]、TIMP1表达[(387.9±11.8)pg/ml∶(136.5±21.8)pg/ml; t=13.290,P<0.001]及MMP9/TIMP1[(1.2±0.2)∶(1.1±0.1);t=3.640,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与TIMP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47,P<0.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MMP1、TIMP1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2.657,P=0.011;t=4.420,P<0.001)、原发肿瘤分期(t=6.200,P<0.001;t=5.042,P<0.001)相关,而与病理分型(t=1.130,P=0.265;t=0.109,P=0.914)无关。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MMP9及TIMP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miR-139-5p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万华, 宋福婷
    2018, 45 (2):  96-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8
    摘要 ( 474 )   PDF(1869KB) ( 407 )  
    目的探讨微小RNA1395p(miR1395p)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及同期34例女性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别检测34例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和34例健康对照妇女血清中miR1395p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miR1395p在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iR1395p在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表达(9.45±0.4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0,P<0.001)。卵巢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miR1395p表达水平(5.53±0.49)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0,P<0.001)。术前血清miR1395p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38)相关,而与年龄(P=0.728)、临床分期(P=0.118)、肿瘤大小(P=0.732)及分化程度(P=0.071)无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iR1395p低表达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时间(44.9个月)长于miR1395p高表达患者(2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1,P=0.017)。结论miR1395p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卵巢癌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淋巴细胞减少诱导的T细胞稳态增殖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
    赖楠, 陈泽宏, 杨子科, 刘严友葓, 康世均
    2018, 45 (2):  100-10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09
    摘要 ( 477 )   PDF(1453KB) ( 550 )  
    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自身T细胞数量的稳定。淋巴细胞减少诱导的T细胞的稳态增殖由于缺少外来抗原及炎性因子的刺激,能重新识别包括肿瘤抗原在内的自身抗原。这一过程能打破原有免疫耐受状态,并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稳态增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负性免疫分子的募集,削弱稳态增殖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在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陈罗军, 田景媛, 李娜, 宋启斌
    2018, 45 (2):  103-10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0
    摘要 ( 567 )   PDF(2038KB) ( 557 )  
    血小板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增多与较差的总生存期和预后相关。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诱导的肿瘤生长形成恶性扩增循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打破血小板肿瘤细胞扩增循环并在减少肿瘤的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体活检在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邹江, 郭晓兰
    2018, 45 (2):  107-1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1
    摘要 ( 448 )   PDF(2416KB) ( 594 )  
    液体活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转移监测、个体化治疗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其主要靶标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目前,液体活检靶标已用于部分肿瘤的临床监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诸多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刘静, 李胜泽
    2018, 45 (2):  112-1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2
    摘要 ( 556 )   PDF(1399KB) ( 546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预防HPV感染的HPV疫苗接种已经成为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实施应用。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制及应用已成为HPV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孟玲, 魏永长, 谢丛华
    2018, 45 (2):  115-11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3
    摘要 ( 510 )   PDF(1896KB) ( 597 )  
    小细胞肺癌(SCLC)易发生早期复发转移与许多基因改变相关。由DLL3抗体Rovalpituzumab和细胞毒药物Tesirine组成的药物ROVAT通过与DLL3结合后释放Tesirine达到杀伤肿瘤的作用;Nfib通过改变染色体的结构促进SCLC的转移;PRAP、EZH2和Wee1抑制剂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来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伊匹单抗和纳武单抗联合用药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醇致食管癌发病机制
    林涛, 马冬春, 王华, 解明然, 张天赐
    2018, 45 (2):  119-12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4
    摘要 ( 481 )   PDF(1400KB) ( 460 )  
    乙醇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乙醇引起食管癌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乙醇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致癌作用、乙醇代谢相关酶类的基因多态性、活性氧的致癌作用、乙醇引起的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乙醇与烟草的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体活检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
    唐慧芸, 莫小雨, 白莉平, 郑艾
    2018, 45 (2):  122-12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5
    摘要 ( 404 )   PDF(1928KB) ( 518 )  
    液体活检已在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外泌体等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检测、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判断患者预后、评估化疗药物耐药性等,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实现上皮性卵巢癌的精准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股沟透明细胞肉瘤合并截瘫一例
    刘鹏, 吴结妍, 余小江
    2018, 45 (2):  126-12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8.02.016
    摘要 ( 361 )   PDF(2333KB) ( 3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