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指南·共识
    中国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指南(2021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2022, 49 (2):  65-72.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831-00010
    摘要 ( 1183 )   HTML ( 371 )   PDF(6648KB) ( 12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外源性AGR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比江·吾斯曼, 曹博威, 张文斌, 高华
    2022, 49 (2):  73-7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526-00011
    摘要 ( 194 )   HTML ( 186 )   PDF(21097KB) ( 104 )  

    目的 检测3种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和COLO205培养液中前梯度蛋白2(AGR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不同浓度外源性AGR2对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SW480、SW620和COLO205培养液中AGR2蛋白表达水平。将SW620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前梯度蛋白2同源人重组蛋白(rAGR2)低浓度组(100 μg/ml)和rAGR2高浓度组(200 μg/ml),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rAGR2对SW62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SW480、SW620、COLO205细胞AGR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45±0.097、0.662±0.040、0.882±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P=0.024),COLO205细胞株AGR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W480、SW620细胞株(P=0.009;P=0.047)。CCK-8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rAGR2低浓度组、rAGR2高浓度组SW620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422±0.031、0.542±0.040、0.574±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5,P<0.001),rAGR2低浓度组、rAGR2高浓度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36 h细胞划痕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8.029±2.107)%、(20.642±0.983)%、(16.951±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5,P<0.001),rAGR2低浓度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rAGR2高浓度组高于rAGR2低浓度组(P=0.032)。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447.1±32.3)个、(513.1±55.8)个、(632.4±5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2,P<0.001),rAGR2低浓度组多于空白对照组(P=0.007),rAGR2高浓度组多于rAGR2低浓度组(P<0.001)。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组细胞侵袭数分别为(369.1±56.1)个、(505.1±34.4)个、(579.0±7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0,P<0.001),rAGR2低浓度组多于空白对照组(P<0.001),rAGR2高浓度组多于rAGR2低浓度组(P=0.010)。结论 不同侵袭性结肠癌细胞的细胞外液中AGR2蛋白表达量不同,随着侵袭能力的增高,AGR2蛋白的表达也增高。AGR2蛋白可提高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朱一硕, 崔玉洁, 刘崎, 李军, 范月超
    2022, 49 (2):  79-83.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121-00012
    摘要 ( 267 )   HTML ( 191 )   PDF(3402KB) ( 93 )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早期复发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经病理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因素,并建立早期复发预测模型。结果 术后12个月内和24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26.6%(25/94)和39.4%(37/9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9.59,P=0.008)、肿瘤切除程度(χ2=14.26,P<0.001)、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χ2=19.41,P<0.001)、是否放化疗(χ2=5.10,P=0.024)、病理分级(χ2=5.83,P=0.016)与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有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理分级(OR=2.64,95%CI为1.75~3.97,P<0.001)、切除程度(OR=0.34,95%CI为0.19~0.62,P<0.001)和放化疗(OR=2.58,95%CI为1.34~4.99,P=0.005)是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胶质瘤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h(t)=h0exp(0.970X1-1.081X2+0.949X3)。X1、X2、X3分别表示病理分级、切除程度和放化疗。结论 病理高级别、未进行放化疗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完全切除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改善预后。构建的早期复发预测模型可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PF方案同步IMRT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耿惠, 胡锋超, 路洪超, 郭军岗, 齐增平
    2022, 49 (2):  84-8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420-00013
    摘要 ( 193 )   HTML ( 21 )   PDF(3459KB) ( 101 )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化疗(TPF方案)同步调强放疗(IMRT)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3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观察组(47例)给予TPF方案同步IMRT,对照组(46例)给予PF方案(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步IMRT。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内复查食管钡餐、胸部及上腹部CT,评估其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总生存期(OS)评估其远期疗效;收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CD8+水平高于对照组[(33.55±4.46)% vs. (29.06±3.61)%,P<0.05],而CD3+[(51.29±5.22)% vs. (56.04±6.10)%,P<0.05]、CD4+[(28.27±3.63)% vs. (30.35±3.52)%,P<0.05]及CD4+/CD8+ (0.84±0.25 vs. 1.04±0.08,P<0.05)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达82.98%(39/4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63.04%(29/4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0)。观察组的中位OS为25.3个月(95%CI为17.9~26.1),对照组为18.2个月(95%CI为1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P=0.038)。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疲乏、食欲不振、血液学毒性、食管炎和肺炎等,大多为1~2级,给予对症处理或结束治疗即可消失;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46.81% vs. 78.26%,χ2=9.80,P=0.002)、食欲不振(44.86% vs. 71.74%,χ2=6.99,P=0.008)、白细胞减少(36.96% vs. 73.91%,χ2=13.37,P<0.001)、食管炎(61.70% vs. 82.61%,χ2=5.05,P=0.02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TPF同步IMRT的治疗方案有效性高且不良反应低,可作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改善的有效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Naples预后评分对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郭信伟, 张晗, 叶宏勋, 刘阳晨, 冀胜军, 周绍兵, 周菊英
    2022, 49 (2):  89-9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526-00014
    摘要 ( 263 )   HTML ( 25 )   PDF(3649KB) ( 88 )  

    目的 探索术前Naples预后评分(NPS)对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34例患者,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以及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的比值(LMR)的中位值计算NPS,并将患者分为NPS 0分组(20例)、NPS 1或2分组(62例)和NPS 3或4分组(52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NPS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PS 0分组患者的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70.0%和60.0%,NPS 1或2分组患者的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1%、24.2%和24.2%,NPS 3或4分组患者的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8.1%、3.8%和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P<0.001);NPS 0分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80.0%和70.0%,NPS 1或2分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36.7%和32.3%,NPS 3或4分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4%、32.7%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NPS均与胸段ES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密切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1.46,95%CI为1.07~2.00,P=0.019)、N分期(HR=1.34,95%CI为1.02~1.76,P=0.037)和NPS(将NPS 0分组设为哑变量,NPS 1或2分组:HR=3.35,95%CI为1.58~7.11,P=0.002;NPS 3或4分组:HR=6.15,95%CI为2.89~13.11,P=0.001)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另外,T分期(HR=1.67,95%CI为1.01~2.77,P=0.046),N分期(HR=1.44,95%CI为1.00~2.20,P=0.048)和NPS(将NPS 0分组设为哑变量,NPS 1或2分组:HR=3.10,95%CI为1.31~7.32,P=0.010;NPS 3或4分组:HR=5.09,95%CI为2.14~12.11,P=0.001)也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NPS在预测胸段ESCC患者生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及胆道支架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探索
    杨文博, 肖丽, 毕建强, 孙云川
    2022, 49 (2):  95-99.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01125-00015
    摘要 ( 216 )   HTML ( 14 )   PDF(6843KB) ( 56 )  

    目的 评价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首先给予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然后行外照射放疗(放疗剂量45 Gy,分25次),再给予192Ir近距离放疗(放疗剂量20 Gy,分4次),并化疗4~6个周期。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CA19-9、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变化及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管留置时间。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损伤分级标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15.4%),部分缓解20例(76.9%),病情稳定2例(7.7%),无疾病进展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2.3%(24/26)。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0%、62.5%,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7%、26.9%。治疗结束1个月KPS评分为70.39±10.76,较治疗前60.00±10.58明显升高(t=-27.00,P<0.001)。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2个月、3个月CA19-9水平分别为(390.88±202.62)U/ml、(322.45±204.06)U/ml、(254.00±160.49)U/ml、(182.85±124.05)U/ml,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94,P<0.001);TBIL[(250.88±80.83)μmol/L、(153.98±61.74)μmol/L、(93.45±38.12)μmol/L、(53.82±26.75)μmol/L]、DBIL[(205.82±66.68)μmol/L、(133.23±58.53)μmol/L、(64.31±36.25)μmol/L、(40.55±26.16)μmol/L]、ALT[(163.92±54.12)U/L、(68.23±28.86)U/L、(45.73±21.94)U/L、(32.66±12.88)U/L]、AST[(177.69±58.68)U/L、(79.23±32.87)U/L、(49.77±25.45)U/L、(35.54±16.10)U/L]均呈进行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60,P<0.001;F=385.30,P<0.001;F=284.24,P<0.001;F=311.80,P<0.001),肝功能得以改善。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拔除PTCD管,拔管中位时间54 d(49~96 d)。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部胀痛、胆道感染等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胆漏、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92Ir近距离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行、安全的治疗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以上治疗MSI-H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林榕生, 吴楚海, 郭颖梅, 王涛, 陈荣斌, 刘少琴, 甘兵
    2022, 49 (2):  100-10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409-00016
    摘要 ( 584 )   HTML ( 29 )   PDF(4136KB) ( 122 )  

    目的 观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以上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6例MSI-H型m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试验组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ORR为60.71%(17/28),DCR为75.00%(21/28),高于对照组的28.57%(8/28)、46.63%(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16;χ2=4.79,P=0.029)。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5个月和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03);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1个月和1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07)。对照组和试验组血液学反应(17.86% vs. 14.29%,χ2=0.13,P=0.716)、心血管损伤(10.71% vs. 14.29%,χ2=0.16,P=0.686)、肝肾功能损伤(25.00% vs. 21.43%,χ2=0.10,P=0.752)、胃肠道反应(28.57% vs. 35.71%,χ2=0.33,P=0.567)、皮肤黏膜损伤(7.14% vs. 10.71%,χ2=0.35,P=0.553)、神经系统疾病(3.57% vs. 14.29%,χ2=2.25,P=0.134)、内分泌反应(3.57% vs. 10.71%,χ2=1.29,P=0.256)、脱发(14.29% vs. 17.86%,χ2=0.13,P=0.716)、疲劳(25.00% vs. 28.57%,χ2=0.27,P=0.6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提高MSI-H型mCRC患者近期和中远期疗效,安全可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徐露, 龙金华, 金风, 吴伟莉
    2022, 49 (2):  106-11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607-00017
    摘要 ( 216 )   HTML ( 17 )   PDF(3684KB) ( 79 )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由包括化疗药物、放疗、溶瘤病毒、纳米载体药物和光动力在内的应激压力驱动,可以诱导针对肿瘤死亡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对其深入研究可为抗肿瘤免疫和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谢红霞, 左金辉, 廖冬颖, 邓仁芬, 姚杨, 贾英杰, 李小江, 孔凡铭
    2022, 49 (2):  111-115.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121-00018
    摘要 ( 201 )   HTML ( 20 )   PDF(3440KB) ( 102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方式多样,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改善了NSCLC患者的生存,部分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为一线用药。目前常用的PD-L1抑制剂有阿特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和阿维鲁单抗,联合疗法包括联合化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李坪, 孙晓南
    2022, 49 (2):  116-120.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126-00019
    摘要 ( 196 )   HTML ( 12 )   PDF(3780KB) ( 105 )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SBRT的免疫调节效应,SBRT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可应用于各期别NSCLC。SBRT联合ICI治疗模式需不断探索以发挥最佳的放射免疫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贺小康, 涂贤, 姚菲, 吴清明
    2022, 49 (2):  121-124.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202-00020
    摘要 ( 258 )   HTML ( 17 )   PDF(2964KB) ( 107 )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Fn)与CRC的发生呈正相关。在CRC癌变的发生过程中,Fn可通过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诱导化疗耐药、促进肿瘤基因和微小RNA表达、调控糖酵解等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李宁, 张玢琪
    2022, 49 (2):  125-128.  DOI: 10.3760/cma.j.cn371439-20210813-00021
    摘要 ( 232 )   HTML ( 16 )   PDF(3692KB) ( 253 )  

    大约30%的原发子宫内膜癌(EC)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高突变(MSI-H)型,13%~30%的复发性EC为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型。鉴于EC中存在免疫失调,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既可用作单一疗法,也可与细胞毒化疗、其他免疫疗法或靶向治疗联合使用。在MSI-H型或dMMR型晚期EC中,PD-1抑制剂多塔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的缓解率分别为49%和57%,而PD-L1抑制剂阿维鲁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的缓解率分别为27%和43%。在微卫星稳定(MSS)型或PD-L1阳性的晚期EC中,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多塔利单抗以及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阿维鲁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均有一定程度的抑癌活性,缓解率为3%~23%。基于一项Ⅰb/Ⅱ期研究得到的实质性成果,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9年加速批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非MSI-H型或非dMMR型、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C。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但深入理解疾病缓解和耐药的分子及免疫学驱动因素对优化下一代EC治疗研究的设计至关重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