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一期静脉淋巴管吻合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侍朋举, 赵刚, 蔡海峰, 刘会仁, 朱鹏飞, 赵燕会, 张铁山
    2016, 43 (1):  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1
    摘要 ( 459 )   PDF(776KB) ( 1531 )  
    目的  观察乳腺癌根治术中一期行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在预防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需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随机分配方案隐藏。两组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一期行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上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2.82±18.76)min、(78.92±10.33)min,出血量分别为(416.64±94.65)ml、(250.84±63.1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9,P=0.00,t=-4.48,P=0.00)。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91±5.44)d、(13.45±2.36)d,腋窝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4.63±3.37)个、(14.37±3.18)个,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分别为9例(20.00%)和5例(1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P=0.64;t=0.75,P=0.46;χ2=1.35,P=0.38)。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更低(13.95%∶40.91%),肿胀程度减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8,P=0.03)。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中一期行静脉淋巴管吻合术可以有效地转移淋巴分流至静脉循环,降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100A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晓萍, 浦勇, 冯静洁, 华东
    2016, 43 (1):  5-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2
    摘要 ( 419 )   PDF(972KB) ( 1236 )  
    目的 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S100A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100A11蛋白在112例NSCLC组织(A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B组)和10例正常肺组织(C组)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组S100A11蛋白低表达24例(24/112,21.4%),高表达88例(88/112,78.6%);B组S100A11蛋白均为低表达(112/112,100.0%);C组S100A11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表达(10/10,10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34,P<0.001)。S100A1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χ2=6.807,P=0.009)、分化程度(χ2=5.029,P=0.025)和局部淋巴结转移(χ2=11.721,P=0.001)有相关性,与性别(χ2=0.020,P=0.888)、年龄(χ2=0.816,P=0.366)及肿瘤大小(χ2=0.406,P=0.524)无关。结论 S100A11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增高,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特性有关,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NSCLC诊断、预后的潜在靶分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舒尼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对比研究
    代醒, 巴楠, 闫琳
    2016, 43 (1):  8-1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3
    摘要 ( 576 )   PDF(873KB) ( 1295 )  
    目的 评价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2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舒尼替尼组20例(50 mg,1次/d,口服4周,停药2周,6周为1周期)和索拉非尼组22例(400 mg,2次/d,口服,直至疾病进展,6周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舒尼替尼组、索拉非尼组疾病缓解率(RR)分别为30.0%(6/20)、22.7%(5/22),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0%(18/20)、77.3%(17/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0.8、6.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25.6、18.6个月。两组比较,近期疗效RR(χ2=0.287,P=0.592)和DCR(χ2=1.222,P=0.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PFS(χ2=6.041,P=0.014)及OS(χ2=11.24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尼替尼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乏力、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多见Ⅰ~Ⅱ度,可耐受。索拉非尼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59.1%)明显高于舒尼替尼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2,P=0.026)。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于索拉非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呕吐的疗效观察
    汪旭, 佟仲生, 陈建华, 庄志祥, 陈德玉, 张西志, 童建东, 吴昌平, 于浩,李淑芬,史业辉
    2016, 43 (1):  12-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4
    摘要 ( 480 )   PDF(708KB) ( 1336 )  
    目的 观察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引起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双模拟、自身交叉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入组149例应用顺铂或蒽环类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全部入组患者分为中致吐性化疗组,即顺铂≤50 mg/m2或多柔比星≥40 mg/m2(或吡柔比星≥40 mg/m2或表柔比星≥60 mg/m2),高致吐性化疗组,即顺铂≥60 mg/m2。患者连续化疗2个周期,化疗前分别应用帕洛诺司琼和格拉司琼,如第1周期应用试验药物(帕洛诺司琼),则第2周期应用对照药物(格拉司琼),反之则相反。对比患者应用试验药物的化疗周期(试验组)与应用对照药物的化疗周期(对照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预防急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中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72%、48.00%,高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76%、5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3,P=0.695;χ2=0.924,P=0.337)。预防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中致吐性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4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P=0.031);而高致吐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7.29%、2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6,P=0.328)。第24小时至第5天呕吐次数的比较:中致吐性试验组中位数0.0次、对照组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5,P=0.005)。试验、对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程度也较轻。结论 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呕吐疗效确切,特别是在预防延迟性呕吐方面,帕洛诺司琼优于格拉司琼,且帕洛诺司琼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甄亚男, 肖瑞雪, 徐慧荣, 李健宁, 石会勇, 徐忠法
    2016, 43 (1):  17-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5
    摘要 ( 357 )   PDF(2476KB) ( 1745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所有病例对照试验,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及会议论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合计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均数差(MD)=-65.42,95%CI为-93.45~-37.38,Z=4.57,P<0.000 01]、排气时间(MD=-0.96,95%CI为-1.45~-0.47,Z=3.83,P=0.000 1)及住院时间(MD=-1.69,95%CI为-2.19~-1.19,Z=6.63,P<0.000 01),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MD=6.61,95%CI为-21.29~34.51,Z=0.46,P=0.64)、环周切缘阳性率(OR=1.01,95%CI为0.37~2.80,Z=0.02,P=0.9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3,95%CI为0.45~1.20,Z=1.23,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腹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略优于腹腔镜组(MD=-1.16,95%CI为-2.14~-0.18,Z=2.3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在术后短期疗效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环指蛋白43基因与肿瘤
    王世雄, 李耀平
    2016, 43 (1):  23-2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6
    摘要 ( 408 )   PDF(692KB) ( 1362 )  
    环指蛋白43(RNF43)基因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其相关的肿瘤发病机制主要是RNF43基因的异常表达和基因突变。其编码的蛋白在结直肠癌、肝癌中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癌基因的作用;而在卵巢黏液性肿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被认为是抑癌基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TH1基因在肿瘤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
    管叙文,黄鼎智
    2016, 43 (1):  26-2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7
    摘要 ( 436 )   PDF(689KB) ( 1692 )  
    MTH1蛋白能通过水解氧化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修复活性氧造成的DNA损伤,其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维持肿瘤细胞存活。MTH1基因与微小RNA、RAS、p53等肿瘤相关基因关系密切,且MTH1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非编码RNA UCA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史有阳,钱亚云
    2016, 43 (1):  29-3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8
    摘要 ( 339 )   PDF(690KB) ( 1540 )  
    作为一种原癌基因,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在膀胱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脑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均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UCA1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和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郭宏艳,何利珍,张云霏,张虹,金惠琴,安文文
    2016, 43 (1):  32-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09
    摘要 ( 544 )   PDF(700KB) ( 1379 )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编码的蛋白质在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中转录激活cMet基因,上调cMet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MACC1蛋白高表达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如结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等,且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转移和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
    陈少华,钱军
    2016, 43 (1):  36-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0
    摘要 ( 416 )   PDF(692KB) ( 1751 )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了肿瘤干细胞的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浸润、迁移和转移,不仅增强了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还可使细胞获得自我更新等干细胞特性,促进肿瘤干细胞的产生。因此,研究EMT与常见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对于寻找控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有效途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亦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处理
    孙小亮,鲁瑶,杨猛,黄林平
    2016, 43 (1):  39-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1
    摘要 ( 430 )   PDF(689KB) ( 2160 )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检出率显著增加。目前临床上对PTMC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特征尚未明确,至今仍无统一诊治标准。日本等国家建议对某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当肿瘤增大或新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再手术也不迟。欧美国家多主张积极手术治疗,术后远期生存率几乎100%。对于那些具有侵犯甲状腺被膜、有淋巴结转移、多灶、恶性程度高的病理类型等危险因素的PTMC患者,术后给予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可能会降低局部复发率。在我国,临床上应把握好“度”,根据个体化的原则,为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李耀,王圣应
    2016, 43 (1):  42-4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2
    摘要 ( 623 )   PDF(691KB) ( 1322 )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一些危险因素明显相关,如年龄≤45岁、BRAF基因突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过度表达、癌灶直径≥5 mm、多发病灶及双侧病灶、病灶侵犯甲状腺包膜等。这些高危因素参与疾病的进程,并且相互影响。对高危因素的研究有助于预测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指导患者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及其耐药
    张钰,周建国,马虎
    2016, 43 (1):  45-4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3
    摘要 ( 286 )   PDF(699KB) ( 2029 )  
    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现,许多患者对此类药物存在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延缓、逆转耐药以及开发新的靶点,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刘永萱, 冯笑山
    2016, 43 (1):  49-5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4
    摘要 ( 1150 )   PDF(700KB) ( 1585 )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指出,对于ⅠB~ⅢA期食管癌患者可行根治性P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国内外一些学者对PF方案及放疗剂量作了进一步优化研究,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近年来一些新药如卡培他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卡铂等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中也显示出其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辅助治疗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樊孙甫,王新保
    2016, 43 (1):  53-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5
    摘要 ( 366 )   PDF(693KB) ( 1258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预后较差,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放疗、化疗及新辅助放化疗,它们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仍存在争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指蛋白43基因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
    邱旺旺,杨治力,郑起
    2016, 43 (1):  56-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6
    摘要 ( 346 )   PDF(698KB) ( 1652 )  
    环指蛋白43(RNF43)是一种重要的泛素链接酶。作为Wnt信号通路中的拮抗蛋白,RNF43具有重要的抗肿瘤作用。RNF43突变后会引起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细胞的侵袭、转移与增殖。除此之外,在临床抗肿瘤的研究中发现,RNF43与Wnt通路相互作用的位点有望作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标。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RNF43的分子结构及其与Wnt通路中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已经逐渐明确。而在临床研究中,RNF43蛋白的类似物及相关疫苗也显示出RNF43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罗梦超,丁超峰,吴健,郑树森
    2016, 43 (1):  60-6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7
    摘要 ( 468 )   PDF(698KB) ( 2339 )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当前首选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方案可推荐为不可切除IC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新辅助治疗联合肝移植方案的提出为肝移植治疗ICC开拓了新的治疗前景。此外,放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也是综合治疗ICC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dgehog通路在大肠癌中的作用
    毕研贞,孔令斌
    2016, 43 (1):  64-6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8
    摘要 ( 329 )   PDF(695KB) ( 1269 )  
    Hedgehog(Hh)信号通路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已有研究报道Hh通路在大肠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中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大肠癌组织和细胞中都检测到了Hh通路相关成员的高表达,抑制此通路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以Hh通路为靶点治疗大肠癌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用于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徐家辉,刘德英,许志军,马文霞,张庆玲
    2016, 43 (1):  67-7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19
    摘要 ( 690 )   PDF(702KB) ( 1441 )  
    近年来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的特性,能够调节细胞内糖和神经酰胺的代谢,激活转录激活因子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抑癌因子,又可下调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的表达,抑制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等,使得白藜芦醇在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白藜芦醇在联合治疗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
    李小优,冯继锋
    2016, 43 (1):  71-7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20
    摘要 ( 479 )   PDF(702KB) ( 1297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总体预后欠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立体定向活检术以其微创、便捷的优点,已经成为确诊PCNSL的常规方法。全脑放疗是多病灶性PCNSL的标准化治疗方法,可短期内延缓肿瘤进展。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大大改善了PCNSL的治疗效果,成为PCNSL的有效治疗措施。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延长PCNSL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命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大数据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周殷杰,向明飞,李涛
    2016, 43 (1):  75-7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21
    摘要 ( 362 )   PDF(697KB) ( 2362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肿瘤诊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的需要。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肿瘤诊疗模式,同时也使人们对恶性肿瘤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医疗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管理技术正推动恶性肿瘤诊治从“个体化治疗”时代进入“精准医疗”时代,这使得恶性肿瘤的预测、诊断、治疗以及监测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难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68例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林陈石,杨继元
    2016, 43 (1):  79-8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6.01.022
    摘要 ( 276 )   PDF(688KB) ( 1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