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述评
    中国放射肿瘤学33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黄伟, 张延可, 朱健, 李宝生, 于金明
    2020, 47 (1):  1-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1
    摘要 ( 1166 )   HTML ( 84 )   PDF(2820KB) ( 874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成立33年以来,中国放射肿瘤学发展迅速。现结合历次信息调查数据,从放疗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设备、技术和学科发展几个方面,以11年为一个阶段,对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肿瘤放疗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放疗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新的“精准放疗”理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cT1-2N1M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0~3枚患者术后放疗的生存分析
    孙丽云, 卢月, 张顺康, 陈刚
    2020, 47 (1):  10-1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2
    摘要 ( 715 )   HTML ( 14 )   PDF(1871KB) ( 321 )  

    目的 探讨cT1-2N1M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达到腋窝淋巴结转移0~3枚的患者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28例临床诊断为T1-2N1M0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为0~3枚。根据有无术后放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87)和未放疗组(n=41),两组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达1~3枚(ypN1)患者分别为43、11例,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0枚(ypN0)患者分别为44、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率、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28例患者的5年LRFS率、DFS率和OS率分别为91.4%、82.8%和93.0%。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4.3%和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055,P=0.080);5年DFS率分别为89.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312,P=0.005);5年OS率分别为94.3%和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10,P=0.368)。亚组分析中,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术后达ypN1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3.0%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48,P=0.039);5年DFS率分别为88.4%和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25,P=0.033);5年OS率分别为90.7%和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713,P=0.399)。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术后ypN0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5.5%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72,P=0.350);5年DFS率分别为90.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439,P=0.019);5年OS率分别为97.7%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76,P=0.3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 2=11.709,P=0.001)和有无脉管瘤栓(χ 2=7.608,P=0.006)是5年LRFS的影响因素,有无术后放疗(χ 2=9.312,P=0.002)是5年DFS的影响因素,年龄(χ 2=6.093,P=0.014)和激素受体状态(χ 2=3.974,P=0.046)是OS的影响因素。结论 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1的患者,行术后放疗有局部控制获益,并能改善患者DFS;而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0的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知控制、自我管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李冉冉, 杨富国, 范敏, 黄伟, 袁芳
    2020, 47 (1):  18-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3
    摘要 ( 601 )   HTML ( 15 )   PDF(680KB) ( 329 )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CRF)的现状,探讨感知控制、自我管理对CRF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抽取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24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癌症经验与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感知控制水平,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Piper疲乏量表评估患者的CRF情况。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患者的CRF评分情况,分析感知控制、自我管理行为对患者CRF的影响。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F=3.392,P=0.019)、医疗费用来源(F=4.368,P=0.005)、疾病分期(F=4.376,P=0.005)、化疗周期(F=3.865,P=0.010)、病程(F=3.094,P=0.028)的患者CRF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的癌症经验(F=7.248,P=0.001)、控制效能(F=96.595,P<0.001)、癌症患者自我管理(F=65.009,P<0.001)、CRF(F=130.973,P<0.001)各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感知控制中的癌症经验与CRF呈正相关(r=0.467;P<0.001);控制效能、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与CRF呈负相关(r=-0.505,P<0.001;r=-0.564,P<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医疗费用来源(以商业保险为参照组)、化疗周期(化疗周期≥6周期为参照组)、癌症经验、控制效能与自我管理进入回归模型,对CRF解释率为55.5%,且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F=17.100,P<0.001)。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自费及处于2~5化疗周期患者的CRF;癌症经验与CRF呈正相关,控制效能、自我管理行为与CRF呈负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Hp-IgG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袁培杰
    2020, 47 (1):  24-2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4
    摘要 ( 1055 )   HTML ( 25 )   PDF(943KB) ( 291 )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早期胃癌组)、6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组)、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PGR、G-17和Hp-IgG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早期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PGⅠ分别为(59.85±8.59)ng/ml、(72.19±9.89)ng/ml、(96.83±8.6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0.504,P<0.001);3组受试者PGⅡ分别为(23.19±2.45)ng/ml、(20.60±4.19)ng/ml、(16.52±3.3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0.085,P<0.001);3组受试者PGR分别为2.78±0.69、4.33±0.95、6.2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801,P<0.001);3组受试者G-17分别为(77.04±10.09)ng/ml、(64.69±7.22)ng/ml、(55.91±8.3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0.770,P<0.001);3组受试者Hp-IgG分别为(70.23±8.11)IU、(58.30±9.37)IU、(33.00±5.24)I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8.431,P<0.001)。早期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血清PGⅠ和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且早期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水平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患者(均P<0.05);早期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PGⅡ、G-17和Hp-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早期胃癌组患者PGⅡ、G-17和Hp-IgG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GⅠ诊断胃癌的临界值为73.11 ng/ml,敏感性为63.33%,特异性为83.3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血清PGⅡ诊断的临界值为19.55 ng/ml,敏感性为75.83%,特异性为72.22%,AUC为0.760;血清PGR诊断的临界值为4.60,敏感性为82.50%,特异性为77.22%,AUC为0.816;血清G-17诊断的临界值为64.33 ng/ml,敏感性为64.17%,特异性为65.56%,AUC为0.631;血清Hp-IgG诊断的临界值为53.80 IU,敏感性为59.17%,特异性为75.00%,AUC为0.708;在最佳临界切点时,PGⅠ+Hp-IgG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9.17%,特异性为76.67%,AUC为0.754;PGR+Hp-IgG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8.33%,特异性为74.44%,AUC为0.798;G-17+Hp-IgG敏感性为71.67%,特异性为65.56%,AUC为0.718;五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72.22%,AUC为0.869。五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且五者联合诊断的AUC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Z=1.848,P=0.032;Z=3.145,P=0.001;Z=1.688,P=0.046;Z=7.726,P<0.001;Z=4.931,P<0.001;Z=3.188,P=0.001;Z=1.783,P=0.037;Z=4.534,P<0.001)。结论 血清PGⅠ、PGⅡ、PGR、G-17和IgG anti-Hp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CR6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研究
    张海利, 李娟芳, 李晓晴, 史淋洁, 李袁飞
    2020, 47 (1):  29-3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5
    摘要 ( 704 )   HTML ( 19 )   PDF(2681KB) ( 302 )  

    目的 检测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人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6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至2017年资料齐全的62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54例、直肠癌8例)手术切除存档蜡块,其中包含同期切除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灶的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CCR6、CCL20、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CR6、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肝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CR6、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CR6与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CCR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1%(41/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 %(17/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14/20)。CCL20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52/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E-钙黏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0/20),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13/20)。波形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0%(49/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17/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CCR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 2=11.142,P=0.001)、肝转移(χ 2=4.694,P=0.030)、TNM分期(χ 2=21.785,P<0.001)密切相关;E-钙黏着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χ 2=4.694,P=0.030)、肝转移(χ 2=4.253,P=0.039)、TNM分期(χ 2=7.867,P=0.005)密切相关;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χ 2=7.293,P=0.007)、TNM分期(χ 2=5.712,P=0.017)密切相关。CCR6、E-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CR6(OR=6.812,95%CI为1.206~38.474,P=0.030)、E-钙黏着蛋白(OR=0.256,95%CI为0.069~0.945,P=0.041)是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组织中,CCR6与E-钙黏着蛋白表达(r=0.454,P=0.044)、波形蛋白表达(r=0.509,P=0.022)相关。结论 CCR6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肝转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lncRNA MEG3作为miR-21的ceRN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李醒, 黄俊星
    2020, 47 (1):  35-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6
    摘要 ( 664 )   HTML ( 17 )   PDF(667KB) ( 311 )  

    长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和微小RNA-21(miR-21)是抑癌和致癌因子。竞争性内源RNA(ceRNA)假说为研究RNA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策略。MEG3可作为miR-21的ceRNA在乳腺癌、宫颈癌、胃癌、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转移以及药物耐药、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1/PD-L1在肿瘤中的机制研究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治价值
    张李卓, 钱杨洋, 郑国湾, 葛明华
    2020, 47 (1):  39-4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7
    摘要 ( 1297 )   HTML ( 34 )   PDF(670KB) ( 457 )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参与免疫检查点调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甲状腺癌中,PD-L1的表达及PD-1阳性T细胞的增多可能预示着更高的侵袭性与更大的复发风险。抗PD-1/PD-L1治疗在许多肿瘤中已有显著疗效,但在甲状腺癌方面的疗效还比较局限,需要寻找能够更好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了解PD-1/PD-L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治价值以及与其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徐信, 陈博
    2020, 47 (1):  43-4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8
    摘要 ( 610 )   HTML ( 11 )   PDF(659KB) ( 256 )  

    加速康复外科(ERAS)已被证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包括胃癌在内的多个外科领域,并在临床广泛开展,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目前在胃癌特殊人群中开展ERAS以及某些具体实施策略仍存有争议,胃癌ERAS的临床推广应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业的临床实践团队来推动ERAS在胃癌领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群与胰腺癌
    纪周新, 贺德
    2020, 47 (1):  46-50.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09
    摘要 ( 642 )   HTML ( 15 )   PDF(677KB) ( 249 )  

    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定微生物群比例的变化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口腔中的微生物、胃肠道内菌群及胰腺内菌群等,其中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胰腺癌风险呈正相关,这可能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微生物群与胰腺癌的多种治疗方式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化疗效果,胰腺癌内的细菌可诱导免疫耐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见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周慧萍, 李宇华, 王宇晖, 苏义龙, 杨营营, 徐笑天, 段小群
    2020, 47 (1):  51-5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10
    摘要 ( 461 )   HTML ( 13 )   PDF(677KB) ( 319 )  

    植物药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进展
    洪梨, 王玉, 张琦, 吕成芳
    2020, 47 (1):  56-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11
    摘要 ( 720 )   HTML ( 19 )   PDF(669KB) ( 291 )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类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BCR/ABL融合基因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显著改善CM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尼洛替尼一线治疗CML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反应快、缓解程度深并且安全性高。在获得持续深层分子反应后,实现停止尼洛替尼用药并达到无治疗缓解是CML治疗的新目标。此外,由于疾病耐药及突变的产生,尼洛替尼治疗失败后如何开始新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男性隐匿性乳腺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郭术楠, 汪庚明
    2020, 47 (1):  60-6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12
    摘要 ( 690 )   HTML ( 20 )   PDF(1264KB) ( 322 )  

    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占同期乳腺癌总发病率的0.3%~1%。现报道1例男性隐匿性乳腺癌,以增加对男性隐匿性乳腺癌的认识,避免因误诊延误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小肠间质瘤、鼻咽癌三重癌一例报道
    王健, 邵梦婷
    2020, 47 (1):  62-6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20.01.013
    摘要 ( 578 )   HTML ( 22 )   PDF(1940KB) ( 286 )  

    多重癌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双重癌多见,三重癌及以上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同时性胃癌、小肠间质瘤、异时性鼻咽癌病例并文献复习,以此提高对该类型疾病的相关认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