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肿瘤学杂志 ›› 2012, Vol. 39 ›› Issue (3): 237-240.
• 论著 • 上一篇
张宇, 倪泽称, 胡岚亭, 张宁, 汪清
ZHANG Yu, NI Ze-称, HU Lan-Ting, ZHANG Ning, WANG Qing
Second Department of U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Xin 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1, Chin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标记为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9p21区带探针,采用FISH对80例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尿液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建立阈值,以组织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以及染色体畸变组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敏感性。结果 3、7、17号染色体和9p21的畸变率分别为47.5%(38/80)、60.7%(49/80)、51.3%(41/80)和58.8%(47/80),3、7、9和17号染色体联合检测膀胱癌的阳性率为76.3%(61/80),畸变和肿瘤分期无相关性,3、7、17号染色体与肿瘤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进展可能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FISH可以作为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并可能在术后监测复发以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